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24日电  题:赴汤蹈火显身手 竭诚为民护平安

  ——探访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应急救援队

  作者  潘曦 杨倩

  在距威宁县城90余公里的黑土河镇新华村,常年驻守着一支4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威宁县应急救援队。面对艰苦复杂的环境,他们知重负重、淬火成钢,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他们向险而行、冲锋在前,面对人民群众的需要,他们热情服务、排忧解难。20年来,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应急铁军”用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行动托起生命之重,默默守护着一域之安。

  练兵千日 用兵一时

威宁县应急救援队的队员正在开展“苏生器三管连接”科目训练 潘曦 摄

  威宁县应急救援队的队员正在开展“苏生器三管连接”科目训练 潘曦 摄

  “稍息,立正,齐步走……”

  一声声操练的口令打破黎明的寂静。早上7点,威宁县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便集合出操,开始了一天的训练。和往常一样,首先从军事队列开始,队员们整齐着装、精神饱满、动作一致,一丝不苟地依照指挥员下达的口令完成每一个动作,不一会儿便顺利完成了队列训练。休息片刻,队员们又换上井下救援服装,带上仪器装备开始了技术装备训练。

  “预备,开始!”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开始了“苏生器三管连接”“氧气瓶互换”等实操训练,指挥员一边看队员操作是否规范,一边掐着秒表计时。

  “23.58秒,比昨天慢了一点,还要再加强练习。”指挥员看着秒表上的数字,对一名刚完成“苏生器三管连接”训练科目的队员说到。

  23.58秒的成绩其实已经比达标要求快上了许多。“这些科目队员们看来都非常熟悉了,为什么每天还要这么严格的重复的训练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威宁县应急救援队副中队长赵华回答到,“应急救援本身就是在与时间赛跑,只有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能让队员们动作更快一点、操作更规范一点,同时也能为抢险救援多争取一点时间。”

  技术装备训练完成后,队员们又换上了体能训练服继续开展体能训练。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我们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编制了学习训练大纲,每天的训练科目达10余项,不管风吹日晒还是严寒酷暑,都严格开展学习训练。此外,我们还每个季度都进行一次综合考核,确保人人过关。”赵华说。

  得益于严格的纪律要求和刻苦认真的日常训练,威宁县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在参与事故灾害救援的过程中,未出现伤亡情况。

  战时冲锋 平时服务

  威宁县应急救援队是一支以矿山救护为主,兼顾危化、地质灾害、防汛抗旱、森林火灾等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自建队以来,共参与了110余起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成功抢救生还人员38人,搜救遇难人员151人。

  副中队长向飞翔是队伍中的“元老”,几乎每次抢险救援现场都有他的身影,谈起印象比较深刻的救援行动,他深有感触。

  2017年的12月13日,威宁县炉山镇孔家沟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26人被困井下,情况十分危急。接警后,向飞翔带领9名队员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开展救援。

  “到达现场简单了解情况后,我立即带领队员们下井侦查,作业人员被困的巷道有600米左右,而且非常狭窄,采面瓦斯爆炸产生的火光、浓烟和高温充斥着整个巷道,温度最高的地方达到了近50度,即使戴着呼吸器都觉得呼吸困难。”向飞翔边回忆边说到,“当时顾不上危险和害怕,听到巷道深入不断传来的呼救声,看到严重烧伤无法行动的伤员,我们唯一的想法就是以最快速度把他们转移出去。”

  高温难耐就往呼吸器中加入冰块降温,担架不够就现场取材制作2幅简易担架……就这样,向飞翔带着9名队员克服重重困难,历经生死考验,连续奋战3个多小时,成功救援生还20人。

  “感谢‘天兵天将’把我们的亲人救出来,真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想起成功把人救出来后他们亲属质朴而又真诚道谢的场景,向飞翔的眼眶也不自觉的红了起来,“当时就是有一种很强的荣誉感,想到我们挽救了20条生命,拯救了20个家庭,再苦再累都值了。”他略带哽咽的说到。

  战时赴汤蹈火、战之必胜,平时竭诚为民、真情服务。

  “除了抢险救援之外,我们每个季度都会组织群众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定期到县内的煤矿和非煤矿山辅助开展安全检查、提供技术指导,也会对一些学校、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等开展免费的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到田间地头对老百姓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增强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向飞翔继续说到,“此外,老百姓遇到牲口走失、物资搬运等困难问题找到我们,我们都义不容辞、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解决。”

威宁县应急救援队由活动板房搭建而成的办公楼和装备库房 潘曦 摄

  威宁县应急救援队由活动板房搭建而成的办公楼和装备库房 潘曦 摄

  发展壮大 薪火相传

  威宁县应急救援队的前身是威宁县矿山救护队,于2003年组建,经过20年的耕耘发展,这支队伍的队员由当初的10名增加到了40名,性质上完成了从企业到事业单位的转变,职能上完成了从单一的矿山救援向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的转变,成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区域社会稳定的“尖刀”队伍和“拳头”力量。

  “这20多年一路走过来非常不容易,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们的队伍壮大了,待遇变好了,也有了专门的训练基地,虽然现在来说条件还比较艰苦,办公楼房、装备库房等都是由活动板房搭建的,但是对比以往已经好了很多,而且后续也会慢慢改善。”赵华作为建队的第一批队员和现任的副中队长,谈及20年来的心路历程,他感慨万千,“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几年来我们的队伍源源不断的有年轻的新生力量加入,让我看到了我们应急救援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陶超超、徐思雨,2名“00后”小将都是2022年9月份加入威宁县应急救援队的。当记者问及他们为何选择加入应急救援队,从事这份既充满危险又十分艰辛的职业时,2名小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毅,不谋而合地回答到,“应急救援是一份光荣而神圣的工作,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拯救鲜活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我们也能从中找到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矢志不渝守初心,薪火相传担使命。“对于这些年轻队员,我就是想把应急人的精神和这些年积累的经验都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在应急救援事业中发光发热,在参加救援行动时不要受伤。”赵华语重心长地说到。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