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24日电(记者 石小杰)8月23日至24日,2022中国-东盟特殊教育国际论坛在贵安新区举办,来自中国和东盟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分享自己对特教事业的思考,对特殊教育发展进行探索和经验总结,推动区域特殊教育研究与交流,探索发展中国家特殊教育发展道路。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同样也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刘宝利表示,我们要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国际与国内广泛交流与合作,互学互鉴、共同发展,全面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有出彩的机会。

  “特殊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部分,各方有必要继续加大重视程度,善于向国外学习借鉴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敢于创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张旻表示,我们将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交流特殊教育发展的成果经验,融合教育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促成一系列成果落地,开展更广泛的教育合作和交流。

  融合教育是当前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近年来,随着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进步与普及、儿童差异化发展越发得到认可和尊重、教育过程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强烈,特殊教育有了更多的服务对象和更高精尖的专业要求。

  “四川省的做法主要包括强化投入保障、强化资源建设、加强高中阶段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融合、加强高等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融合。”四川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王羽表示,为残疾儿童少年打造更温暖、更适宜、更科学的高质量教育环境,成就每个孩子的出彩人生。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表示,江苏特别关注特教学生的长远发展,从初中开始设置职业技术课程,在中职和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与学生情况相适应的专业,并积极开展委培、订单式培养等试点,做好教育与就业衔接工作。

  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刘樨表示,近年来,贵州省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充分发展和长足进步,接受教育的残疾人数量逐年增加,教育层次也不断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不断提升,参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贵州省共有特殊教育学校78所,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7%。2022年,贵州省毕业的残疾人大学生有1905人。

  贵州省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贵州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明确表示,到2025年,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每年7000元,学前、高中阶段生均拨款政策向特殊教育倾斜;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持续扩大。

  作品无声胜有声,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二楼的展示馆里,来自贵州和陕西26所特殊教育学校以及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的100余件作品也吸引了参会者的关注与好评。“这些艺术作品非常有创意和美感,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潜能和美好愿景。”

  “各方应努力拓展融合教育对象,从关注残障儿童,转为面向所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与会专家学者倡议,释放高等院校的创新发展活力,将教育对外开放推向新高度,加强教育改革创新,共融共享,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