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8日电(张艾、吴婷)金秋九月,稻香四溢。走进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大碾房村的稻田里,成熟的稻穗粒粒饱满,不时散发出阵阵稻穗芳香;欢快活泼的鱼儿在田间嬉戏游玩,不时跃出水面……一时间旧州镇大碾房村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鱼在水中游,稻在水中长,这是大碾房村在黄平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的指导帮助下成功实现稻渔综合种养的真实写照。

  近日,黄平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统计局、县教育科技局、旧州镇人民政府等多部门组成验收组,对旧州镇大碾房村黄平县新农源合作社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提升行动项目进行验收。

  验收现场,验收组随机对示范点的稻鱼进行测产,经现场测量面积、称重及计算得出平均每亩稻田产鱼可达104公斤,这一成绩是黄平县2022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技术成果,该技术的运用促使黄平县稻渔综合种养再上新台阶,为当地稻渔共生发展开拓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据了解,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可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减轻面源污染,有效解决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水稻种植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升大米质量,提高当地水稻总产量,对养殖水体进行有效净化的同时,各种养分也得到了循环利用,很好地实现了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合作社利用鱼稻之间良性共生的关系,通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不但产出了有机稻米,因长期在稻田中生长,稻花鱼更是肉质细嫩紧实、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合作社负责人田仁福向笔者介绍道。

  为推动稻渔综合种养持续健康发展,黄平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在旧州镇大碾房村等11乡镇向种养殖农户推广“稻沟式”养鱼模式,水沟加深增加了水体面积,为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此外,黄平县不断加强科技研发和示范引领:一是不断开展技术创新。积极邀请省州水产养殖和种植方面专家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和完善稻渔技术发展,摸索出“稻沟式”稻渔种养技术并在11乡镇得到推广;二是项目带动示范推广。积极创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12个,在全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开展技术培训交流。通过开展现场培训会,组织到11乡镇分管领导、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骨干、养殖大户、示范户代表等集中观摩示范种养现场,并由县级种养专家面对面进行示范讲解。

  目前,黄平县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9万亩,示范点15个,示范面积1500亩,为农户亩产提升40.4%的经济效益,真正成为让农户增产增收增效益的种养产业。(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