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19日电(石小杰 张海平)隆冬时节,候鸟归来,绿水长流,偶尔伴随薄雾缭绕,处处是好风光。这里正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瑶池所在地。

  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瑶池的前身窑上水库和农贵地水库周围山上是光秃秃的岩石,水也不像现在这样干净。为了恢复周边生态环境,在2000年之后明湖片区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环城林带建设,从无到有重新培植起围绕明湖的森林带。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湿地面积达84.65公顷,湿地率为42.8%,水库形成的湖泊景观质量得到提升。如今的瑶池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景,为市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最佳场所,成为凉都六盘水市旅游网红打卡点,充分发挥湿地的调蓄水量、净化水体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丰富。

  11月26日,在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内迎来第一批红嘴鸥,给冬天的湿地公园增加了不少乐趣。六盘水林业局供图

  可见,山上载满树,等于修水库。据测算,1万公顷森林所蓄水量最少相当于一座300万立方米的水库。森林不仅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流失,还在产水净水、拦洪补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684.81万亩,森林面积达922万亩,每年为全市涵养水源最少1.84亿立方米。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随着我市“林长制”“河湖长制”的全面推行,治水也治林,兴林也兴水。当前,森林蓄积达1900万立方米,覆盖率达62%,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地表水达到或优于III类水体比例95.45%,这为打造结构稳定、景观多样、效能突出、可持续经营的水源涵养林生态屏障,及建设森林水库实现林水相依,滋养万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森林是多元功能价值的集合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局限于涵水为库,还在于聚财为库、积粮为库、汇碳为库,一头连着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国家安全,一头连着百姓福祉。

  森林是“钱库”,赋予林业发展绿色GDP的独特优势。绿水青山是绿色资源也是绿色资本,据报道,全市林业产值从2012年的13.45亿元提升至2021年末的337.92亿元;林下经济发展利用林地面积年均100万亩以上,实现年产值8-20亿元;以森林公园为主体,目前共建森林康养基地6个,接待人数90.3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414.3万元。另外,2014年推进刺梨产业规模化种植以来,刺梨鲜果产值从2017年的0.86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07亿元,带动农户20.98万户68.97万人增收。森林资源带来的森林财富在持续增加,这为全市绿色发展打好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水城区勺米镇村民正在整理当日采摘的新鲜赤松茸,等待装车运输。六盘水林业局供图

  林茂食足、仓实为安。充分挖掘森林是“粮库”的优势和潜力,是新发展阶段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之选,也是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市林下经济实现年产值8-20亿元,大量优质的中草药、食用菌、畜禽产品来自林下。各类森林康养基地种植精品水果1.2万余亩、培育林下食用菌500亩、发展林下养殖乌鸡1000羽、种植白芨7000亩;猕猴桃、刺梨、茶叶的种植面积分别为20.08万亩、117.56万亩和31.51万亩,预计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8%。另外,全市山桐子、核桃、元宝枫等木本粮油种质资源也相当丰富。据报道,水城区杨梅乡的野生山桐子全果出油率30.1%,果肉出油率32.4%,种子出油率13.7%,亚油酸含量69.8%。可见,森林对保障粮食安全、端稳“中国饭碗”意义重大。

  森林是“碳库”,赋予林业助力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时代使命。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922万亩,湿地保有量12.26万亩,各类自然保护地18个。初步估算,截至2021年全市森林碳储量约1000余万吨;而且全市正处于高生长阶段的中幼龄林面积占全部森林面积比重超过70%,科学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可发挥森林更大的碳汇潜力。挖掘森林“碳库”功能,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已将巩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列入《六盘水市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和《六盘水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同时将南部固碳释氧与水土流失防治功能区纳入全市“两带多廊,五区多源”生态保护格局,写入《六盘水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并且在摸清森林碳汇资源家底做好试点探索、扩面提质森林现状做好森林增汇、保护森林资源做好森林减排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特别是以综合利用煤矿地质灾害隐患点可绿化土地为切入点,开展碳汇林建设。

  “库”,意味着丰盈和充沛,也隐含着稳定和持久。森林是“四库”的肌体,“四库”是森林多功能的实现载体。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快森林“四库”的建设,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需要,也是实现六盘水市青山绿水常在、资源永续利用、低碳绿色发展、更多森林价值惠及人民的重要方法,更是助力建设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