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3月11日电(陈刚 童霖)“不仅可以务工,还可以分红,这都得感谢卢书记啊!”近日,家住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三塘镇川硐村村民李发青听说2021年可以分红800元时,脸上堆满了笑容。

  李发青现年57岁,因其平易近人,村里人都喜欢叫“老李”。“我因患小儿麻痹症,造成左脚轻度跛脚,对日常生活都有影响,更别说外出务工了。”李发青告诉记者,“这些年,受多山、少平地、土地贫瘠的影响,川硐村主要以种洋芋、辣椒等传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低,我的生活一直处于低保边缘。”

  李发青对村子情况再也熟悉不过:只要遇上好季节,村后面的豹子箐万亩林场里就会生长很多野生菌,村里的小孩子偶尔捡来晒干拿到镇上去卖,赚取买小吃的零花钱。“很多时候我都有在林子里试试种植食用菌,赚点生活费的想法。不过,但想想自己的家底和身体情况,最终还是打了‘退堂鼓’。”李发青说。

  2021年年初,李发青听说织金县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与村干部一起引进了贵州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靠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适合食用菌种植的气候条件,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发展食用菌种植,经营所得的利润按农户70%、管理人员20%、村集体10%的比例分红,在村里以负责管理的方式发展食用菌种植,走出一条资产收益的乡村振兴新路。

  “我本来想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没想到当天晚上,卢书记他们就来到我家,问我什么意见,我当时都懵了。”老李说起当时的情形,自己都忍不住笑出声来,“我问卢书记要投入多少钱,我当时还补了一句‘很多农村项目都是一阵风,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谁投入谁亏损’。”

  “卢书记告诉我,‘不但不要你投钱,还要请你出来做事呢。”

  李发青所说的卢书记,正是织金县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卢思举。听了卢思举的话后,老李的精神一下子提了起来,不过回头一想,眉毛又皱成了“豌豆角”:“我、我没有种植菌草的技术。”

  “没事,我们找专家教你,培训还不收你的费用。只要你肯用心去学,掌握技术不成问题。”坐在一旁的村支部书记安忠武跟着附和道。

  “现在我在基地里面上班,一天有100块钱收入,一个月下来有2000多块,年终还有分工。与原来相比,我们收入大大增加了,手头也宽裕的不少。”算起自己一年的收入账,李发青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了。

  据了解,2021年,全村实现可分红19.128万元,加上基地务工费用,全村241户农户每年每户可增加收入3300元以上。(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