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12日电(文杰)连日来,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龙场营镇元岩村,漫山遍野的李树硕果累累。果农们穿梭在果树其间,采摘着丰收的果实。

成熟的脆红李

  “今年是初果期,产量大概能达到80万斤,产值至少240万元。”元岩村党支部书记王仕益看着基地内漫山遍野的李子,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龙场营镇地处大方、金沙交界处,是七星关区最偏远的乡镇之一。由于山多地少,土地贫瘠,过去群众主要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作为收入来源,一直过着“广种薄收”的生活。而民谣“天上银河摘不下,地下元岩荒山坡;山上寸草不生,山下全是光棍。”更是道出了元岩村的贫困与无奈,这样的困境也让村里大多数年轻人选择了外出打工。

采摘脆红李

  穷则思变。2014年,为摆脱穷苦的困境,元岩村村民纷纷组队走出大山,前往四川、云南等地学习取经,誓要走出一条产业脱贫之路。“这里的山地土层薄,地下是石板层,不保水。但凡是种点什么农作物,遇上干旱几乎都是颗粒无收。”王仕益说,村里在经过多次考察和研究后,最终认准了脆红李这一产业。

  同时,为做大、做强、做优脆红李这一特色产业,元岩村以党建为引领,采取村级领办、动员成功人反哺家乡、发动群众等方式创办了合作社,并充分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脆红李2400亩,既增加了群众收入,也让村社民一体合作社找到发展载体,充分把群众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

采摘脆红李

  “今年的收入非常乐观,一般老百姓都有两三万收入,我们多一点的种植大户大概有二十万左右,比起在外打工好得太多了。”元岩村村民王义从脆红李投产时便开始种植,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和学习,已成为了村里有名的种植大户。在他看来,走家里种植李子每天想做就做,累了就休息,不仅方便自由,还有非常不错的收入。

  酒香不怕巷子深,“李”香不怕山路远。如今,种植脆红李不但把水土保住了,也让村里及周边的群众有了增收,更吸引了城区许多游客周末光临的好地方。“这个李子的品质非常不错,今天刚好有时间,便约着几个朋友来这边摘李子。”游客柳兰杰说,尽管这边路途遥远,但能够吃上如此品质高的李子,也不枉走这么远的路。

采摘脆红李

  而说起脆红李的销售,王仕益更是信心满满,他介绍,现在已经有很多家公司和超市预订,由于李子品质好,含糖量高,目前大部分果子的定级基本都是在果径45mm以上,批发价能达到4-5元每斤,基本不愁销路。

  近年来,龙场营镇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不断推进脆红李产业发展,到目前全镇脆红李种植面积达1.7万亩,是七星关区脆红李种植规模最大的乡镇。“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推动特色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以品牌效应为抓手,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龙场营镇党委书记朱勇说。(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