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4月27日电(张晓敏)“他是我这辈子的大恩人,请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到他。”4月20日,79岁的残疾老人何啟华专程到社区,请社区干部务必要帮他寻找一个好心人,他说:“没有他,我住不上宽敞明亮的房子,女儿更不可能上大学,他一直不告诉我他住在什么地方,在哪里上班。只知道他叫黄兴德、是个党员。”说着,何啟华展开了手上拿着的锦旗,上面写着“长期资助我们家,感谢好党员民警”。

  社区干部很快帮老人找到了他要找的人——绥阳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教导员黄新德。

  事情还得从2011年1月1日说起,黄新德当天在工作中发现洋川街道天台社区一个工棚里住着的五保残疾老人何啟华和他不满10岁的养女,微薄的救助金和拾荒是他们的经济来源。黄兴德对这对父女长达10年的资助就此开始:生活学品,老人养女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用度,至今未断。期间,黄兴德多次往来70多公里外的老人原始户口所在乡镇黄杨镇茶树村 ,又多方协调,终于让老人一家搬迁至红海清华苑安置房,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还为老人送上了崭新的电视和衣柜等家俱。

  工作中,黄兴德无论在那个岗位,他都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荣获有“全省人民满意交通警察” “全省最佳交通民警” “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等众多荣誉,是个人“一等功”获得者。也是一名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办实事的道德模范。

  1991年,刚转业的农机干部黄新德在郑场镇“社教”中得知,村民李明久的丈夫和其兄长,两人都不到30岁就因患病无治相继撒手人寰,李明久一个人要养活自己的三个孩子和大伯留下的1个孩子,70多岁的婆母。黄新德的眼前是孩子们渴望上学的眼睛和疲惫不堪的李明久,破烂不堪的房屋,一只老母鸡是这家人唯一值钱的东西。

  “一定要帮这个家庭一把。“黄兴德的心里很酸楚,也很坚决。

  黄新德首先想到的是孩子上学困难,自己的工资每月才90多块,怎么办?他和妻子商量,全家省吃俭用,他把烟戒了。每年的春秋一开学,他就赶到学校,帮李明久的孩子们交学费。每到农忙时节,他就为这个家庭送上种子、化肥等农资。2002年,黄新德筹集到近2000元现金,3立方木材以及建房的钢筋、砖、水泥等材料,又和乡亲们一起动手,李明久一家住了上安全明亮的新房子。随后四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事业。

  当上交警后,黄新德主动深入到乡村学校上交通安全课,确保孩子们的出行安全,同时寻找需要帮助的特困学生。

  旺草镇芙蓉中学学生梁小满满品学兼优,家庭非常拮据。黄新德用工资给梁小满交学费,买大米、面条,添置学习用品,还鼓励她乐观向上。

  2007年高考,梁小满以全县最高的664分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黄新德又辗转多个部门,为梁小满争取到特困资助学习的项目,使梁小满顺利完成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业。

  “如果没有遇上黄叔叔,我不敢想象现在的我正在哪里艰难度日。”如今已在上海造船厂工作的梁小满提起黄新德,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旺草村上初二的的龚光敏因为家里供不起她上学,正要辍学打工。在黄新德立即赶到她家劝阻。有了黄兴德的资助,龚光敏顺利地读完了初中、高中,在2006年考上石家庄铁道学院。

  这些年来,在黄兴德帮助下完成顺利完成学业的贫困家庭学子有20多名。

  “没有黄叔叔,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他是我们的偶像。”这是受助学子共同的心声。

  黄兴德的同学周正林说,其实,黄兴德助人为乐早在小学阶段就开始了,一年级的时候,腿有残疾的同学周正林成了黄兴德的同班同学,黄兴德每天背他上、下学,一背就是初中毕业。周正林就业困难,黄兴德根据周小林的特长,买来糯米让他包粽子卖,并鼓励周正林乐观向上。2018年周正林脱了贫,还取上了媳妇。县城小栏街孤寡老人陈金安双目失明,行动不便,黄兴德从初中开始就每周为他挑水,打扫卫生,搀扶老人逛街,直到老人去世。

  这些年来,黄兴德持续帮扶的残疾家庭,短的10年,长的30年。

  “坚持做,就成了一种习惯。”面对无数的赞扬,黄兴德这样说。(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