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桥梁集团公司于1959年11月在花溪松柏山大桥成立,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由当时从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转战到贵州的建设者,以及贵州本地施工队组成了贵州省交通厅桥梁工程队。从此,集团公司传承“两路”精神,胸怀“架桥铺路、造福于民”的神圣使命,为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贡献力量。

  翻开集团公司厚重的历史画卷,每一个前进的脚印都深深地烙印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力和魄力,是党领导贵州交通事业大踏步前进的生动缩影。为了使党史学习教育更贴近公司实际、更切近职工生活,集团公司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融合得天独厚的“桥”元素,邀请“桥梁人”讲述“桥梁事”,通过“桥梁事”再现“桥梁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出新”更“走心”。

  以桥为媒,“桥”见集团公司奋斗史。5月1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党委中心组集中专题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历史时,邀请85高龄的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伍家新老领导,以“贵州桥梁”为载体,以“一座座桥屹立祖国大地的故事”为主线,从1959年花溪松柏山大桥开始,向参会人员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桥梁发展历程,串起了集团公司发展历史的“一串串珍珠”,再现了“贵州桥梁人”的艰苦创业史、拼搏创新史和改革发展史,再现了党领导国家交通事业发展的辉煌历史。

  以桥为媒,“桥”见集团公司创新史。6月21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党委中心组集中专题学习十八大以来党的历史时,邀请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刘经建宣讲贵州桥梁技术创新史、技术发展史,以60多年来集团公司修建的代表性桥梁为蓝本,全面、清晰、准确地讲授了拱桥、梁桥、索桥、斜拉桥等各种不同桥型的发展脉络。再现了集团公司从全靠人背马驼的桥工队如何成为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贵州“桥梁博物馆”的主要建造者的辉煌历程,再现了党领导人民为改变交通落后面貌,通过技术创新创造从“飞鸟不通”到“高速平原”的交通奇迹。

  以桥为媒,“桥”见集团公司技术里程碑。4月2日,集团公司到猴场会议会址和江界河大桥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喜迎建党百年”主题活动,江界河大桥荣获首届詹天佑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集团公司技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活动特别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贵州省政协委员、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张胜林为大家授课,作为大桥的修建者、亲历者,张胜林通过细致生动地描述,再现了当年的修桥历程,讲解了红军在江界河渡口强渡乌江的艰险历程,让各位党员干部时刻铭记老一辈革命志士和桥梁人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铭记初心与使命,不要忘记了来时的路。

  “桥梁人”讲述“桥梁事”,“桥梁事”再现“桥梁史”,旨在通过让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更好理解、更易接受、更能体会的方式方法,在学习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增强对党的认识,在回顾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增强发展信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传承老一辈桥梁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积极营造爱国、爱党、爱企的浓厚氛围,为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