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6月29日电 题:守护遵义会议会址的“警察蓝”

  作者 刘美伶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年到头,熙熙攘攘,游人如织。

  这是遵义会议召开之地。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座灰白相间、中西合璧的二层砖木小楼里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离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百米处,便是遵义市公安局红花岗区分局老城派出所。自成立以来,老城派出所一代代民警就一直守护着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等7处“红色地标”,72年来,实现了“红色地标”区域持续“零事故”“零发案”。

老城派出所门口

  老城派出所门口

  红城义警巡逻队365天守护“红色地标”

  遵义会议会址是红色热门旅游景点,每年从中国各地到遵义会址参观学习的游客超过500万人次。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游客在大街小巷游玩之时难免会有纠纷产生,为守护“红色地标”周围群众的安全,红城义警巡逻队应运而生。

  “我们从2018年开始筹备,2019年初正式成立义警巡逻队。” 老城派出所民警刘永才介绍,他既是红城义警巡逻队的队长,也是红城义警巡逻队的负责人。

红城义警巡逻队在辖区巡逻。

  红城义警巡逻队在辖区巡逻。

  红城义警巡逻队由老城派出所民警和辖区企业的保安组成,因为没有酬劳,每天19时至21时义务在巡逻治安,这支队伍被群众称为红城义警巡逻队。

  “冬不怕冷,夏不怕热。” 刘永才说,红城义警巡逻队的队员没有一分工资,但每天下班后准时到老城派出所签到,认真负责开展巡逻工作。

  要将一支保安队伍训练成为正规军,需要付出许多努力。为此,刘永才邀请了专业人士为队员们进行培训,从着装到列队,确保巡逻队的规范。

  制止打架斗殴、调解群众矛盾、为走失儿童找到家长、找回游客丢失的钱包、开展便民服务、进行法治宣传……一件件为群众办的实事积累起来,换来的是群众的好口碑。

  “付出是值得的,感到很光荣。” 刘永才说,每当得到群众的好评,红城义警巡逻队的队员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从成立之初至今,红城义警巡逻队作为老城派出所的一支巡逻力量,在大街小巷累计巡逻了15000多次,为辖区群众创建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添瓦加砖。

  红城义警巡逻队在辖区巡逻。

  老城派出所民警的“双重身份”

  老城派出所的民警既是“红色地标”守护者,也是红色文化宣讲员。

  2013年到老城派出所工作的杨娜娜,干过内勤,当过户籍民警和社区民警,如今她又有一个新的身份——红色文化宣讲员。

  在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为游客宣讲、在辖区入户走访时宣讲、开坝坝会时宣讲……杨娜娜的宣讲形式多种多样,红色故事真实丰富。

老城派出所民警杨娜娜在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为游客宣讲红色文化

老城派出所民警杨娜娜在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为游客宣讲红色文化

  “我们要还原真实的红色故事。” 杨娜娜说,为了更好地宣讲红色文化,自己从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学校以及听老红军李光口述等多种渠道收集红色故事。

  “每次听老红军李光爷爷讲红军的故事,都会把我带入到当时的情景中,让我感同身受。”

  此外,老城派出所制作了红色文化宣讲稿和课件,组织所里的党员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宣讲红色文化,让全体党员都成为一名合格的红色文化宣讲员。

  “90后”民警从“小白”成长为红色文化传承者

  “多一分光荣,多一份责任。” 这是老城派出所“90后”民警邓安遥刚入所的感受。

  在离遵义会议会址最近的派出所工作,邓安遥知道自己的职责多了一份守护“红色地标”担当。初到派出所,邓安遥就被安排到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参观学习,这是每一名老城派出所民警的“入所第一课”。

  一开始,邓安遥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比较薄弱,但是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邓安遥从一名“小白”逐渐成为红色文化传承者。

  “以前只知道遵义会议,现在对红色文化慢慢形成像知识链条一样的认识。” 邓安遥说,传承红色文化非常有必要,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红色文化,是培养年轻人和共产党感情的一种方式。

  “一抹警察蓝,一方平安天”,老城派出所以“守卫会址、守护地标”为第一使命,围绕“秩序好、发案少、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开展工作,在做好“守护者”角色的同时,传承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