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倚重资源快速发展辉煌的同时,往往隐藏着因资源枯竭带来的发展隐患,这是资源型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各地都在寻找可行的路径。

  位于湘黔交界处的铜仁市万山区,曾在中国的工业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上世纪60年代,万山汞为我国偿还国外债务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汞资源的日趋枯竭,2001年,贵州汞矿实施政策性关闭,失去了唯一产业支撑的万山迅速衰败,财政总收入仅仅为320万元,全部来自农业税。万山特区从“特富”变成了“特穷”,经济总量微弱、城乡居民收入低。

  留下近1000公里矿洞与大坑的存在,既让人震撼于人力的伟大,又引发人们对万山转型的深思。

  从此,转型发展成为万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万山多届领导班子“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接力工作。

  因地探索

  ——阵痛后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个世界性难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需要“破釜沉舟”下定决心告别单纯“资源依赖”发展方式。

  对万山而言,找到“地上”能源代替“地下”能源,告别“一汞独大”的发展方式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万山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即实施产业转型,由矿产转向一二三产业,以改革创新推动绿色转型,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融合共生、共同发展。

  自2015年起,万山区便从山东寿光引进九丰公司,打造九丰农业博览园,并以九丰农业为龙头,3年间在全区建成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79个,面积达3万亩,带动5408户贫困户2万余人脱贫增收。

  2016年,投入3亿元,高标准、高品质打造朱砂工艺品产业园,实现产值超6亿元,产品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同年,引进投资20亿元,年产15万辆的万仁新能源汽车,填补万山区无工业龙头企业和装备制造业的空白,也为万山产业转型与城镇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

  经过十余年间的不懈努力,万山告别“一汞独大”。2022年,万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7.54亿元,比2013年净增60.04亿元,年均增长10.3%。

  在科学谋划中求发展,在攻坚克难中争奋进,在抢抓机遇中谋抓好转型……越来越强劲的正能量,在千年丹都积蓄和释放,新能源、工艺品、汞文化等绿色经济建设已成万山摆脱枯竭资源依赖的一个窗口,也是万山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代表。

  变废为宝

  ——换个角度看转型

  每逢周末假期,万山区朱砂古镇总会吸引着众多关注的目光。“那个年代”一条街、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引来许多省内外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老建筑,老街道,老物品……一件件“老东西”映入眼帘,将游客一下子拉入上世纪60年代。行走在万山区朱砂古镇,一股浓厚的工业“复古感”扑面而来。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外在形势的变化,必然会做出新的调整。

  资源虽枯,文化根在。作为中国汞矿开采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万山汞矿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2005年被列入国家首批矿山公园,2006年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立足朱砂,跳出朱砂”这是方向,从“卖资源”到“卖风景”这是方法。

  扭住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这条主线,万山区坚持规划为先,引进新产能为城市发展助力,让这座老工业城市逐渐焕发活力。

  2015年,万山引进江西吉阳公司,投资20亿元,按“修旧如旧、留住乡愁”原则“变废为宝”,将废弃汞矿遗址打造为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昔日老矿区摇身一变成为热闹繁华的旅游景区,日接待游客量最多时有上万人。

  “沉寂一时的万山,走上绿色转型之路,如今终于再度红火起来。”曾在外务工10余年的胡玉刚,看到家乡变化,毅然选择回乡创业。他承包了景区的观光车运营,还在景区开了一家超市和餐馆,年收入超过百万元。

  经过多年发展,朱砂古镇相继建成“那个年代”步行街、矿洞遗址、悬崖玻璃栈道、高空滑索等体验项目,并依山傍水建成了玻璃栈道、玻璃桥、时空隧道、悬崖泳池、放下山庄、朱砂大观园等景点,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业态日趋完善。

  除此之外,万山以园区为平台,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管理创新,推动以汞锰为主导的“黑色”产业向以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绿色产业转变。将有限的朱砂矿石,嵌入朱砂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精雕细刻发展朱砂工艺品,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朱砂工艺品产业园,推动了朱砂工艺品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转变。目前,整合全区58家朱砂工艺品企业,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近2000人。

  万山区自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以来,期间,万山区已实施创新技术300多项,完成技术改造升级30余家,淘汰落后产能10余家,科技创新贡献率达到63.7%,建成全国最大的汞工业循环示范基地、固废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实现了传统产业绿色升级。

  从兴盛到衰败,再到转型崛起,如今的万山,正如朱砂一般“红”起来。去年,该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535元、13242元,是2013年的2.1倍、2.7倍。

  华丽“蝶变”

  ——宜居宜业亦宜游

  绿色是“千年丹都·朱砂古镇”“转型之城·美丽万山”两张城市名片的底色和本色。

  万山,一个骨子里散发着老工业基地气息的地方,在“汞矿经济”领跑的年代,曾以牺牲环境为沉重代价,换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如何打造新未来?万山经过反复论证,上下求索,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充分利用自然山体和生态原貌,着力打造宜居宜业亦宜游的园林新城,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之路。

  从搬入主城区起,智慧超前的万山始终坚持以主人翁意识融入主城区、建设新城市,围绕“生态、人文、智慧、开放、宜居”的城市发展要求,结合区情实际,按照“一廊道两组团”空间布局和中心城区“三圈两带两品牌”目标,坚持产城融合、产城互动、产城一体的发展路径。

  “移山”护水打造绿色新城,实现景城融合,万山把绿水青山引进城区,实施见缝插绿、空地成景,匠心打造木杉河景观带、凯潮溪湿地公园,把污水横流的臭水沟变成城市滨河景观带,打造铜仁第一个音乐喷泉·水幕电影;搬走三座荆棘丛生的大山,推动仁山公园、丹都教育文化公园、千秋书院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坚持高品位、高标准经营城市,引进国际品牌酒店及高端商业主体,填补了铜仁高端星级酒店和大型综合商场的空白。仅木杉河畔就吸引省内外200余户商家,10余家房地产公司和酒店入驻木杉河畔,创造就业人数3000余人,形成了万山中心城区最重要的经济消费带之一。

  每天早上或者晚饭过后,选择到木杉河湿地公园散步、休闲、锻炼已经成为市民的首选。

  当前,万山区新建绿地绿景701.8万平方米,城区人均绿化面积达16平方米,打造出“城在景中、水在城中、山水相依、景城相融”的山水园林城市。2017年,万山荣获“省级森林城市”称号。

  如今的万山,驱散资源枯竭的阴霾,转型发展进一步加快,实现了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向绿色生态城市转变、从“一汞独大”向“生态强区”转型,生态环境从“黑色汞城”向“绿色环保”提升、发展动力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换、发展空间从城乡二元向一体融合迈进的华丽“蝶变”。

  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绘到底,万山的转型发展还在继续。

  今年7月14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万山区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黔党发〔2023〕8号),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全力支持万山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25条措施,强有力的政策释放,为万山建设注入了“强心剂”。这也意味着面向未来,万山更多的努力在后头,而早就在历史中证明自己的万山,自身转型的富有成效,不仅让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活力,势必也会将万山建设得更有活力、更具优势、更高水平。(作者:胡丽平 罗旭  欧富熙)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