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梵净山,高耸入云,悠悠白云,徜徉天际;梵净山中,黔金丝猴、“中国鸽子花”珙桐等物种和谐共生;

  梵净山下,江口县,碧水绿树绕行田园人家,绿色赋能高质量发展,书写绿色发展的诗与远方……

  绿色,成为最为动人的底色。

  江口,为何如此动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口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书写江口绿色发展诗篇。

  终结千年贫困。十年来,江口县万众一心,打赢了脱贫攻坚战,阔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绿色发展结硕果。十年来,梵净山成为中国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口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太平实践创新基地。

  绿色产业势头迅猛。十年来,打造了贵州梵净山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建成全国最大的抹茶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

  逐“绿”而行,阔步新征程。江口,正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成金山银山,做到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GDP双提升。

  奋进 绿色发展底色足

  梵净山下,德旺乡坝梅村,青山滴翠,碧水畅流,引来都市游客,寻找乡愁故园。村民汪学飞抓住机遇,办起农家乐“木根坡山庄”,年收入达20多万元。他说,“绿水青山成为村民的‘幸福不动产’”。

  放在十年前,汪学飞与许多村民一样,守着山村过苦日子。最为严重的是,因为山村穷,有的村民为了生计,上山偷砍树卖、偷采紫袍玉带石。

  向青山索取,负了青山,人未富。这也是江口的众多贫困乡村曾经的写照。时至2014年,江口还有80个贫困村,43424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贫困发生率19.85%。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江口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勤”字当头、“干”字为先,在梵净山下,打响了可歌可泣、壮志凌云的脱贫攻坚战。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补齐发展短板,构建了陆空立体交通格局,公路通车里程达2651公里,创建了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成组组通1200多公里、联户路290多万平方米……

  在攻坚战最为“吃紧”的关头,江口县发起“三大战役”、制定“三项标准”、建立“三种机制”,创新“四下沉四结合四覆盖”群众工作法,弘扬“四拼四争”精神,誓言终结千年贫困。

  奋进,必将定格历史。

  江口用美丽战胜贫困。2018年9月25日,江口县来迎了载入史册的时间节点,以“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9.05%”的好成绩脱贫。实现了一步跨千年、同步奔小康的伟大转变。江口脱贫攻坚案例入选2020年高考试题,《中国脱贫攻坚江口故事》《江口绿色减贫道路》丛书在全国发行,防贫监测预警机制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向世界推介。

  一步跨千年,同步奔小康,绿色发展底色足,绿水青山成为村民的“幸福不动产”。过去十年里,江口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制定《江口县全面推进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及5项配套制度和林长制县级林长名录,守好了绿水青山。

  持续推进生态修复保护,严格执行梵净山保护条例、锦江流域保护条例,率先在梵净山建成全省首个森林消防救援站;全力打好“五大战役”,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主要河流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一顷碧水,两岸葱茏。创新“三个三”机制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申报国储林项目42.52万亩,列入全省国家储备林项目样板基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稳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被评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生态文明成效考核连续3年全市第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十年来,江口逐“绿”而行,成功承办全国生态保护修复、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经验交流会;成功纳入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成功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太平实践创新基地,绘就生态绿色富民图,阔步走向高质量发展。

  跨越 绿色生态铸产业

  武陵山脉延绵,主峰梵净山巍峨,是地球同纬度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绿洲,是“中国天然氧吧”、世界自然遗产,多物种在此繁衍生息。梵净山下,江口县山水相依。

  守好一顷碧水,舒展郁郁青山,奏响绿色工业乐章。梵山净水矿泉水公司,来源于梵净山南麓的碧水,经过多道工序后,生产为“屈臣氏梵净灵水”“天然饮用矿泉水”等产品。

  梵山净水矿泉水公司是“千企引进”项目,是屈臣氏公司矿泉水形象工厂,坐落江口德旺街道,分两期建设,一期采用一条36000瓶/小时的罐装生产线,产品下线后发往广东售往全国各地。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过去十年,江口县厚植生态屏障,惜水护河淌清流,写好“水文章”,激活了一顷碧水,让水变得越加精彩。

  孕育美丽水经济,通过“千企引进”项目,江口还引进农夫山泉,在梵净山脚下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饮用天然水生产线,打造了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娱乐体验、品牌展为一体的生产基地。

  孕育美丽水经济,“水文章”越写越精彩。依托水资源,江口县冷水鱼产业呈裂变式发展,全县冷水鱼产业龙头企业共4家,规模养殖场达到15家。2021年,全县冷水鱼养殖面积达700亩,产量4840吨,产值1.5亿元

  有山必有水,有山必有茶。当梵净山的水与梵净山的茶发生碰撞,会成就怎么样的佳话?江口有自己的答案:打响“梵山净水泡茶好水”“梵净抹茶香溢天下”品牌。

  过去十年里,江口突出推进生态茶为主的特色产业、着力延伸生态茶产业链,引进贵茶集团,建设江口县贵茶产业综合开发项目,打造了全国最大的抹茶单体车间。

  抹茶单体车间让茶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2018年,以“复兴抹茶产业·重塑抹茶文化”为主题的首届贵州梵净山国际抹茶文化节成功举办,江口唤醒抹茶基因,抹茶焕发时代芳华,发布高于国标的《贵州抹茶》地方标准。

  山是江口的根,水是江口的魂,生态是江口底色。过去十年,江口着力打好生态牌,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在山上种植中药材、生态茶,大力发展国储林,山下种植蔬菜和养殖鱼、虾。如引进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公司在民和、官和打造淫羊藿种植基地,推动群众就业增收。

  打好生态牌、写好水文章、念好山字经,既得绿水青山,又得金山银山,培育绿色工业经济,绿色工业势头迅猛。十年来,江口县共引进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1家,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9.04亿元,贵茶集团通过AIB认证,荣获贵州省第三届省长质量提名奖,实现铜仁市“零”的突破。

  蝶变 融合发展兴文旅

  梵净山下,一动一静皆是风景,一景一物皆为诗意。太平镇梵净山村白杨坪,古朴优雅的“群山之心·梵净山民宿”,既有土家寨子的原生态,也有现代实用性与时尚感元素;云舍村,有小桥流水,也有烟火人家……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依山傍水、山环水绕的江口,立足梵净山旅游资源优势,紧扣“保护区内做减法,保护区外做加法”“山上做吸引力,山下做生产力”的保护、管理思路,绘就绿色发展的“诗与远方”。

  围绕“一山、一城、一带、三环、多点”的旅游布局,坚持生态引领,规划先行,划定县域生态保护红线,推进“多规合一”,立足生态旅游资源推动绿色发展,打造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编制《江口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江口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27个涉旅规划。

  按照“龙头带动、生态引领、景城一体、全域推进”思路,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梵净山生态为核心,将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乡村旅游。目前,全县共有酒店宾馆民宿客栈613家,房间8706间,床位15219张,旅游从业人员30000余人。

  打造主题旅游线路,实现旅游产品供给精品化。建成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景区1个,打造乡村旅游村寨11个,太平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开通县城—梵净山景区—乡村旅游点公交及大巴专线,建成游客服务中心5座,旅游厕所48座,生态停车位1300个9万平方米。

  推动“旅游+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围绕“旅游+”构建“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格局;打造了“智慧梵净山”“智游铜仁”系统,实现4A级以上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挖掘、开发系列精品餐饮品。

  推进旅游商品研发,实现旅游商品特色化。开发了竹木制品冷水鱼、豆腐干、藤茶等土特产,成为梵净山旅游炙手可热旅游商品;江口米豆腐制作技艺、羌舞“俄斯纳芭伊”成功申报为市级非遗项目,皮纸制作技艺、傩面具雕刻技艺等被录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打造艺术精品力作。创作书法、美术、摄影、歌曲、舞蹈等文艺作品80余件,原创歌舞文化精品相继参加国家、省、市演出,获得赞誉;完善“月上寨沙·醉美侗情”文艺表演和“云中仙舍”土家风情演艺项目,围绕乡村休闲、民俗娱乐、夜间休闲开发旅游娱乐休闲业态。

  “诗与远方”赋能高质量发展,成为江口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实现良好开局。2021年接待国内过夜游客73.64万人次,增速12.85%,游客人均花费达972.43元。

  新篇 生态宜居新画卷

  高空俯瞰,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坝盘镇挂扣村,锦江河静静流淌,沿岸翠绿拥碧水,354国道、最美马拉松赛道穿境而过;漫步其间,房舍精致,村道整洁,瓜果飘香。村党支部书记谢琴说:“党的政策好,乡村走向振兴,城乡距离越来越短。”

  城乡距离越来越短,群众的生活不断升级。江口高起点规划,按照“北旅南居、东景西园”城市布局,完成新一轮城乡协调规划、城市双修规划,编制行政村村庄规划84个。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江口全面保障粮食安全,“3+2”产业快速发展,建成标准化基地40万亩、现代农业园区18个,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推动农村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江口对10个乡镇(街道)卫生院标准化建设、96个村卫生室提质改造全面完成;新增农村公共文化设施256个、村居文化服务中心92个。探索农村垃圾积分兑换机制,“垃圾兑换超市”写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推广清单。

  创新医保管理方式,纳入全国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筑牢平安基石,“平安江口”“法治江口”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显著,“七五”普法终期评估通过验收,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19年、2020年群众安全感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

  乡村走向振兴,城市在变美。江口高标准建成了狮子山公园、锦江华府、江城国际、凯旋国际等项目,地下管廊、雨污分流、燃气管道等一批重点管网,水库、防洪堤、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水利市政设施,城乡条件不断改善。

  持续巩固提升全国卫生县城创建成果,通过国家复查验收。建成城乡垃圾收运系统,县城环卫保洁、垃圾收运实现市场化运作,该县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达100%;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城乡污水处理能力每日达1.98万吨以上,城乡环境更加亮洁。

  江口,生态宜居,成了不争的事实。

  生态宜居,更宜商。江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成全省一流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实施招商营商“五个转变”,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升,营商环境全市排名从第7位上升至第2位。仅在过去五年里,江口新增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万余户。

  奋进“十四五”,启航新征程。江口绘就新的发展蓝图,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良好开局。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7.35亿元,同比增长8.7%。

  江口,正在书写下一个传奇。

  (郭进 胡亮平)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