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2月11日电(李和江)2月11日在政协第九届黔西南州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委员刘婷婷代表民建黔西南州总支部发言,建议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2021年黔西南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5.9万亩,预计单产298.6公斤/亩,总产量103.29万吨,产消缺口约30.26万吨。

  民建黔西南州总支部建议,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黔西南州诸多农业气象灾害中,干旱对农业造成的风险最大,成灾面积占总受灾面积的49%,造成农业减产最多。因此,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耕地质量、提升抗灾能力、发展智慧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放宽各种农业补贴优惠政策。坚持“多予少取”的方针,继续放宽良种补贴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粮食稳定增产。

  发挥生态环境潜力作用。黔西南州水热资源丰富,气候季节时空差异大,有利于发展多熟种植,有利于耕地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度利用。一是开发冬季农业,利用冬闲耕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既增加夏粮产量,又有利于缓解粮菜争地与人畜争粮的矛盾。二是利用秋粮收后的时空,增种一季晚秋粮食作物生产。三是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区域,加强改制力度增加粮食产量。至少可利用占旱地 20%以上面积扩大粮食面积。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一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抓好种子资源库建设、针对黔西南州立体农业明显,生态类型多样,栽培水平悬殊较大的特点,因地制宜选用与搭配“丰、优、抗”兼备的品种,做到品种对路、熟期配套、布局合理,提高单产。二是广泛推广保温育秧、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叶龄模式、半旱式栽培、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改制复种、分带轮作与综合防治病虫鼠害等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优化调整结构,提高粮食产量。三是持续培训适用栽培技术,提高整体种植水平营造一个适度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人口”环境。

  延长产业链条,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发展订单农业,鼓励经营主体向产业链前后延伸,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扶持农副产品加工、贮藏、运销企业在“精、深、优”上做文章,集中力量打造名特优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完)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