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6月6日电(潘胜天) 近年来,贵州省黄平县坚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支撑点,让传统节日、民族集会作为游客到黄平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载体,不断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技巧技艺,构筑乡村旅游新框架,点燃乡村旅游。

  资料图。黄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烘烧成型,施以彩绘,罩以清漆,哨体留有回气孔,吹则有声,形态可爱……”在不久前举办的黄平县农历“四月八”飞云崖传统民族集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哨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应魁一边给泥哨彩绘,一边向游客介绍说。

  黄平县具有文化沉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特点。近年来,黄平县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引导,强化包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演示成为了助力乡村旅游的最大“爆点”,吸引游客的驻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演示一直是我们乡村旅游重点打造项目,很多游客就是为这个慕名而来的。”县旅游发展办公室负责人道出了缘由,黄平县旅游综合收入的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演示功不可没。

  黄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少数民族人口占60%以上,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形式多样,保持较好,银饰之美、刺绣之精、泥哨之悦享誉国内外。今年3月2日,黄平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证书颁发,新增了27名县级非遗传承人。至此,全县拥有4项国家级、19项省级、21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5人、州级10人、县级538人。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演示作为乡村旅游重点打造的定位,曾经沉睡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悄然成就乡村旅游,带动运输业、小商品、农产品、特色饮食等发展,成为助农增收的增长点。该县黄飘村的潘奎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的受益人,他都跟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流动多年,经营以稻香狗肉为主的餐饮,年营业额都在10万元以上。

  黄平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乡村旅游的进程中,从民间的自发活动,变成政府完善基础设施、维护秩序、引导发展,逐步培育成为主打的旅游产品。同时,尽力寻求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展示搭台,乡村能人参与,旅游市场唱戏,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今年,飞云崖“四月八”传统民族集会前,政府修建了河道,美化了环境;集会期间,招募志愿者搞好服务,派出警力疏导交通,指导企业增加运力……使整个活动和谐有序,达到了旅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目的。

  能人的参与,企业的动作,激发了非物质文化的活力。飞云崖“四月八”传统民族集会期间,作为活动主办单位贵州黄平舞源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用市场的理念经营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演示,通过赞助单位、场地出租、网络直播等形式,把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使乡村旅游“火”了一把。据悉,今年民族集会传统约定时间为三天,但经营时间却持续1周,旅客人数约10万人次,“引爆”了饮食市场,运输市场、旅店市场、民族服饰市场均有受益。

  飞云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身蕴藏丰富的旅游资源,名声远播,而今年由企业动作后,除传统的民间节目外,将举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古歌》比赛,还开展黔东南州第六届苗族民歌百村歌唱大赛,以及泥哨工艺、刺绣工艺、银饰工艺、蜡染工艺等传统非遗工艺品现场展示活动,更是吸引了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从武汉赶来的曾先生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古歌》比赛后感叹道:“虽然听不懂《苗族古歌》,但旋律却感染了我,收获颇多,不枉此行。”曾先生说,在飞云崖不仅观看了非遗比赛、表演,还品尝了稻香狗肉,购买了土特产,住一宿后顺道看看旧州古镇。

  曾先生的行程仅是非遗技艺表演助推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今年80多岁的国家级非遗(苗族银饰)项目传承人杨正贵既是技艺表演人,又是苗族银饰经营者,在“四月八”飞云崖传统民族集会上,除了当地苗族妇女慕名来购买外,不少游客争相购买他的产品收藏,三天时间营业收入超过了1万元。不仅如此,在杨正贵的传承下,其子把银饰店拓展了凯里。非遗技艺让杨正贵家率先步入了小康生活。县非遗中心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黄平县先后组织泥哨、银饰、蜡染等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去上海、江苏、杭州、贵阳等地进行宣传展示,吸引更多的旅客到黄平来体验非遗魅力。

  非遗项目省级传承人陈应魁坚守泥哨技艺20多年,每年的“四月八”飞云崖传统民族集会是他最忙的时候,也是最开心的时候。泥哨技艺展示为活动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为发展乡村旅游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兴奋地说,泥哨技艺是他的灵魂,泥哨产品是他生活的来源,一定要“将泥哨技艺传承下去。”(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