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13日电 题:贵州扎佐林场:“三举措”实现“生态三民”成效

  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始建于1958年,现有经营管理面积16.18万亩,地处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区。林场积极践行“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职责使命,始终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20多年来,林场实现了场外再造一个林场的宏伟目标,完成了荒山到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嬗变。

  盘活资源,生态惠民。上世纪90年代末,受体制影响,林场连年采伐,资源枯竭,面临着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林场人解放思想,融入地方,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盘活资源。1996年引进贵阳森林高尔夫度假中心,盘活低质低效林地1000余亩,获得利300余万元。21世纪初,乘西部大开发之风,借医药企业GMP改造之机,通过“安泰模式”,共引进20余家知名药企落户林区,招商引资100多亿元,盘活低效经济林地800余亩,建成省级医药食品工业园区,为林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实现地方财税收入近3亿元,每年林场非税收益不低于200万元。近年来,林场利用部分非税收益,不断改善林区环境,建成了生态文明教育展览馆和森林自然教育体验中心,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参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场外造林,生态利民。林场不忘初心、勇担使命、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开启场外造林之路,1999年,与白云区靛山村通过“联营”模式完成荒山造林约7000亩。随后三年,通过同样的模式在白云区、修文县两地完成造林绿化8000余亩,购买集体林1200亩;2003年,林场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到距林场总部150多公里的黔南州惠水县租用村集体荒山2.1万亩,建设省级速生丰产林基地,并不断流转荒山荒坡营林、造林,在惠水县两镇七村共造林近6万亩,其间,2012年采取承包方式,接管惠水县祥摆林场,增加经营管理面积2.3万亩。至此,林场成功实现了场外再造一个林场的目标。通过实施场外造林,为国家增加了9.1万亩森林资源的同时,也为助推林区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20多年来,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每年稳定解决就业50人左右,年均用工1.6万人次,有效增加林区群众劳务收入4000多万元,成片的荒山绿了,林区群众的腰包鼓了。

  发展产业,生态为民。林场立足区位优势和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森林为依托发展起来的生态产业,贵州景阳森林公园、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森林康体+医养结合+道医养生康养基地等特色生态产业应运而生。近年来,林场又率先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作出示范,先后引进龙头企业入驻林区,发展冬荪和红托竹荪500余亩、石斛100亩、树莓100亩、其它中药材100多亩,2023年拟发展食用菌1270亩。生态产业和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有效利用抚育剩余物,变废为宝,而且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为林区群众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助推林区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

  在林场人的苦心经营和精心呵护之下,曾经的荒山荒坡,如今群山苍翠、绿树成荫;曾经的一毛不拔之地,变成了如今的网红打卡点,林场人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不懈努力。(完)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