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有没有人能告诉我,可是苍天对你在呼唤……”一曲《奢香夫人》火爆全网,让许多人认识了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小城——大方。

  大方,农工党中央定点对口联系帮扶县。曾几何时,这里医疗卫生条件不足,百姓看病极为不便。近日,“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来到这里,走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作医院、达溪镇卫生院等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走进大方县人民医院

  门诊大厅宽敞明亮、挂号窗口秩序井然、自动扶梯方便就诊……“这些年农工党中央帮助协调引进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先进医疗资源,对我院进行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不断帮助改善医疗设施设备,尤其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我院定点帮扶,速度快、模式新、效果好,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接受记者采访时,大方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健颇多感慨。

  大方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39年,2022年6月挂牌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作医院”,短短1年多时间,已发展为融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在农工党中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关心支持下,医院正全力向‘两年创三乙、五年创三甲’的发展目标迈进。”李健信心满满。

  大方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李健

  大方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医疗组长 郭军

  大方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嘉鑫

  走进住院大楼,大方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同时也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医师的李嘉鑫刚查完房。到大方医疗帮扶已有一年多时间,作为医院各方面不断完善的见证者,李嘉鑫告诉记者,以前大方很多人生病了会跑去贵阳,甚至是外省看病,“现在医院软硬件都提升了,我们争取把大方的病人‘留’在大方,让他们少奔波,安心在家门口治病。”“在大方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华西队伍”,正是像李嘉鑫一样远赴大方帮扶的所有华西医院医生的共同目标。

  冬季的大方阴冷潮湿,细雨蒙蒙。时下,正值感冒多发季节,大方县达溪镇卫生院人来人往。

  “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走进大方县达溪镇卫生院

  “平时有个感冒咳嗽,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太方便了。”

  “我带妻子来产检,这里有专门的设备,再也不用往县城跑了。”……见到记者团,几个村民都围拢过来高兴地说。

  一座小小的乡镇医院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的就医需求,这一切离不开农工党的倾情帮扶。

  “从前达溪镇卫生院仅有2个科室,21名医务人员,就医环境差,附近的百姓都不愿来。后来,农工党多次投入资金帮助卫生院进行科室改造,更新医疗设备。”达溪镇卫生院院长周开告诉记者,如今的卫生院已设立外科、妇幼保健科、中医科、妇产科、急诊科、公共卫生科等科室,可独立完成疝气、痔疮、剖宫产、阑尾炎等手术。

  “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走进大方县达溪镇卫生院

  为有效解决山区卫生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农工党中央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加强当地医疗队伍建设,助力医疗人才引进培养。2015年2月,“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吸引和激励着优秀全科医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

  在达溪镇卫生院,记者见到了第一批招录的同心全科特岗医生李贞。2020年,她考取了中医类全科医生主治医师。如今,她不仅在卫生院开展诊疗工作,还和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签约服务,常常进村入户提供医疗服务,成为百姓交口称赞的“好医生”。

  作为示范项目的特岗医生,李贞原本可以在基层工作5年后回到县里。但她毅然作出决定,留在乡镇卫生院。“在这里工作了几年,跟村民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愿意留下来,尽一份力,做他们的健康‘守门员’。”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农工党协调捐赠医疗帮扶资金及物资设备折款约1.45亿元,实施“精准医疗爱心行动”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指导大方县构建“四位一体”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建立贵州全省第一个全覆盖的山区紧急医疗救援体系……

  “农工党中央的帮扶,让大方县百万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将永远铭记!”大方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滨说。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