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遵义经济增速连年位居贵州前列,经济总量翻了两番:2021年,遵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大关,达到4169.9亿元,是2012年的3.15倍,占贵州比重从19.6%上升到21.3%,提升1.7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1208元上升到63170元。在西部非省会城市、西部城市、全国城市百强榜的排位大幅跃升。

  这十年,遵义市19.8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出大山过上幸福生活,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87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92.2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遵义创造了贵州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三个第一”,彻底撕掉了千百年的绝对贫困标签,与全国、贵州同步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勇前进。

  2021年遵义工业增加值为1747.58亿元,占遵义GDP比重的41.9%,十年间遵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增速高于贵州平均水平。

  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农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304.4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21.25亿元,重点龙头企业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贵州第一,茶叶、辣椒、方竹种植面积全国地级市第一。如今,到遵义湄潭采香茶、观茶海、住民宿、品佳茗,当一个幸福的农民已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以遵义都市圈建设为牵引新型城镇化有力推进,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中心城区、县城和特色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202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7.98%,较2012年提高19个百分点。实体经济蓬勃发展,2021年遵义市场主体达67.22万户。

  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突破口的旅游产业化深入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提质增效,新增A级旅游景区125个,其中5A级1个,4A级25个,成功创建贵州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遵义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黔北山乡巨变,正在由不沿江、不沿边、不沿海的内陆山区,向开放高地迈进,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遵义日益成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

  十年间,遵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遵义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六网会战”。特别是遵义机场、茅台机场顺利通航、比翼齐飞,让遵义率先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双机场”地级市城市之一。

  十年间,遵义天堑变通途,关山度若飞。遵义公路总里程达40015公里,位居贵州第一;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高速,实现73%的乡镇半小时上高速;国省干线覆盖遵义约80%的乡镇,撤并建制村100%通沥青路。川黔铁路、渝贵铁路穿山越岭、日行千里,赤水河、乌江航运通江达海,乌江复航的货运运输量常年位居贵州首位。遵义交通“主动脉”更加优化,内通外联“毛细血管”更加畅通,水、陆、空立体型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日益完善。2022年5月20日,黔粤通道“遵义号”陆海联运班列顺利开行,这是遵义紧扣打造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的目标定位,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扩大开放,与广东重要港口城市连接,形成“公、铁、海”多式联运、内外贸双循环的务实举措。

  十年间,遵义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新基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遵义累计开工骨干水源工程100座,观音等大型水库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3%。积极开发利用风能、页岩气、煤层气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48万千瓦,天然气管道联通13个县;实现5G县县通,累计建成5G基站达9434个,省市县乡村五级电子政务网络全覆盖。

  基础设施的“大变样”,不仅让黔北遵义开放通道越加便捷,而且还让内陆山区的“朋友圈”持续扩大,更有底气、信心推进高水平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农村综合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三次获得国务院表彰;北师大京师研究院、江南大学遵义研究院挂牌成立;拥有国家级检测中心2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高新技术企业212家,综合科技进步指数达84%;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指数超过40,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33%。遵义成功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随着遵义综保区、新舟机场航空口岸、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遵义综合保税区、高新技术园区功能逐步发挥,国家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加快推进,为遵义持续扩大开放,强化招商引资,引进优强企业732家奠定坚实基础。

  得益于此,遵义市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51.2%提升到2021年的62%。2021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位居贵州第1,绿色经济占比约45%。目前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7.5%,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较2012年上升了6.8个百分点,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在100%,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完成,县城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以上。现已创建全国和省级“两山论”实践创新基地各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7个、国家和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3个。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省委赋予遵义新的战略定位和重大使命,全力支持遵义建设辐射带动作用更强的省域副中心。这是省委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区域经济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推动遵义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

  聚焦新任务、新使命、新要求,遵义将牢牢把握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按照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全力建设“四区一高地”,努力在新型工业化上挑大梁,在新型城镇化上强带动,在农业现代化上探新路,在旅游产业化上走前列,奋力为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与贵阳唱好“双城记”,与贵阳毕节打造“金三角”奠定坚实基础。(遵义日报 李培松)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