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3日电(郑琳)“在河南省卫辉市被洪水围困的日子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救援力量140多支近8000人参与了救援。”而来自国家税务总局遵义市新蒲新区税务局,同时也是遵义蓝天救援队副队长的代虹,就带领着其中一支。

  7月24日至31日,代虹所在的贵州蓝天救援队,连续8天不眠不休,共计救援群众3816人,协同配送救灾物资入库135车次共308496件,协助分发救灾物资20375件,完成各安置点及公共活动区域防疫消杀共30余万平方米,搭建救灾帐篷127顶,搭建临时折叠床726床。

  去,我们必须去!

  7月20日,罕见强降雨导致河南省新乡市洪涝灾害严重,尤其是地势最低的卫辉地区,由于处在几条河流的交汇点,是上游排水的必经之处,已经成了一座“水城”。

  代虹指挥来往救援船只。

  7月23日,贵州蓝天救援队接到了卫辉市应急安全局发来的求救函,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队员们立刻积极响应,毅然决定奔赴前线。

  “去,我们必须去!”坚定的声音此起彼伏。

  贵州蓝天救援队是由具有专业技术的志愿者组成的人道救援组织,成立于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先后参加了汶川地震救援、玉树地震救援、雅安地震救援、彝良地震救援、盈江地震救援、鲁甸地震救援、九寨沟地震救援、尼泊尔地震救援等一百多次救援任务。

  蓝天救援队的每一位队员都自费考过了国际潜水协会颁发的潜水证、快艇驾驶证等专业证书。而44岁的代虹,他不仅是一名税务干部,一名有着24年党龄的全区先进党员代表,一名退役24年的老兵,同时还是遵义蓝天救援队的副队长,专长就是船舶驾驶和水面搜救。

  此刻,自从听到河南发生洪涝灾害时就坐立难安的代虹,也立即请好年假报备完相关手续,脱下税务制服,换上救援制服,与队员们一起准备好救援设备与救援物资,自驾车出发前往卫辉。

  蓝天救援队救出被困群众。

  他说:“我有救援证书,帮得上忙!”

  救援,绝对不能退缩!

  “怎么办,我们的船机都在长途颠簸中出现了故障无法启动,修理的话恐怕会耽误一两天!”

  在20多个小时的长途驾车后,代虹一行到达了卫辉市,立即与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并建好了前线指挥部,在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开展救援工作。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船机损坏的消息。代虹没有犹豫,他立刻叫队员找来救援绳索,安排道:“走,我们先用绳子去救,生命不等人,先救一个是一个!”

  队员们将绳索系在腰上,组成“人链”,在洪水中逆行前往一个又一个被困点。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从一个小区救出被困的两名80多岁的老人,但他没想到,最后救出的竟有六七人之多!

  代虹意识到,救援信息严重不对称,有很多人甚至可能根本没办法发出求救信号。于是,他安排队员在救援的路途上轮流呼喊。

  “有人吗?”“有人吗?”“有人吗?”空空荡荡的“水城”里回响着队员们的一句句呼唤。

  几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喊得声音都嘶哑了,却没有一句怨言,因为那偶尔出现的一声饱含生命的“有!”,让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前两天,他们采取的都是这样最原始的肩扛手拖绳索的方式。由于路况不熟,他们只能一步一步摸索,在散发着恶臭的洪水里蹚过。不仅如此,水里可能还有石头、树枝,甚至台阶、暗流,但他们都毫无畏惧,就这样前往一个个被困点救助群众。

  直到被他们救助的一名年迈老太太的儿子在看到救援队员们的简陋装备后,联系到当地一名修理工,花了一上午时间帮助救援队修好了冲锋舟船机。不仅如此,他还自掏腰包购买零部件,修好了救援队因为涉水出现故障的皮卡车,大大提高了接下来几天的救援效率。

  队员们不分白天黑夜,24小时等待救援任务,饿了就抽空泡一碗方便面,吃一根火腿肠,累了就轮流在安置点打地铺休息一两个小时。他们各司其职,有人在前方冲锋救援,有人在后方做好信息回传和统筹指挥,还有人帮助政府部门收发、保管、卸载救援物资,搭建安置帐篷和临时厕所,每个人都是连轴转,随时都能睡过去,却没一个人喊苦叫累。

  最危险的是他们刚到的时候,“水城”里红绿灯都还亮着,特别是一些地下停车场连变压器都被淹没了,水里随时会有导电的危险。代虹说:“但是没办法,群众被困在里面,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硬着头皮也要上!”7月26日,就有一名贵州籍抢险志愿者在救援的时候因为触电身亡了。

  “不能往决堤方向去,立刻远离危险,立刻疏散群众!”每天的指挥群里都会发很多次这样的信息。但是代虹和他的队员们,却立刻穿好装备,往出事的方向赶。

  他说:“我们就是来救援的,这种时候正是需要我们,绝对不能退缩!”

  在问到他怕不怕时,代虹说:“我是副队长,怎么能怕,如果我都退了,年轻的队员们怎么办!”

  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洪水无情人有情,时时处处见温暖。

  有一次,代虹出完任务去小店里买水,有两位姑娘也进来买东西,问老板店里是不是被水淹过,怎么味道这么大?代虹有些不好意思地站了出去,说是因为他这两天一直泡在水里。两位姑娘这才注意到他身上的救援制服,反倒不好意思起来,连忙摆手说对不起,还要抢着付账并向他深深鞠了一躬。

  蓝天救援队部分队员就地休息。

  就是这样,队员们每次去买水买吃的,只要有当地群众看见都会抢着付账,有的群众拿着矿泉水、冰棍等吃的就往他们船上扔,还有“雨衣妹妹”给大家现场派盒饭改善伙食,这些队员们都记在心里,觉得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让代虹印象深刻的,是帮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转移病人的途中,一艘载有二十多个病人的救援船翻了。

  “救人——孩子!救孩子!”一名刚动完手术不到1小时的42岁高龄产妇不顾自己的伤口泡在齐胸的水中,喊得声嘶力竭。驾驶冲锋舟的代虹立刻靠了过去,船上队员毫不犹豫跳到水中,把产妇扶到了船上,她的丈夫也跟了上来。

  “孩子,我的孩子呢?”夫妻两人惊慌四顾。

  “别慌,”队员的眼光在水面四处梭巡,安抚道,“刚刚落水的都被救起来了,没事的。”

  丈夫茫然点点头,见冲锋舟底部全是水,赶紧将棉被垫在了妻子身下。但来往救援船只太多,水浪特别大,不时就会有水涌进船中,为避免产妇的伤口再次泡到水,全程近1个小时的时间,两名队员都用身体死死压住船头。

  上岸后,夫妻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原来刚才为了防止小孩落水,一名护士全程都把孩子托举着。

  “谢谢!谢谢你们!”上岸后,孩子的父亲向着救援队和医生护士深深鞠躬。

  “不……不用。”刚刚还奋勇果决的几名队员这时候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他们拉着自己的设备赶紧走了。

  救援的复杂往往超出想象。在前往被困点救援的途中,代虹和他的队员们经常会看见沿途呼救的群众,他们有的爬在屋檐上,有的趴在窗户上,还有的站在石头上,船的运力有限,但救援队又不能见死不救。代虹果断道:“先救老人和孩子,快!”

  他们驾驶的冲锋舟一艘只能承载10个人,为了救助更多被困群众,每次往回走的时候,4个队员都会全部下水,蹚水回去,最多的一次一船拉了20个人。

  有一次沿途被困的群众实在太多了,他们救了一处,另一处又在喊“救命”,为了确保更多人的安全,他们前往一个个点把被困群众都接到了船上。但是船却没油了,手机也没有信号,只能靠一根竹竿慢慢的把船撑到了水浅处,呼叫指挥中心提供油料补给。

  还有一次,他们救了一位八九十岁的老奶奶,老奶奶瘫在床上已经几十年没下来过,为了不让老奶奶的病体沾水,他们四五个人一起背着、托着老奶奶到船上。到了岸,老奶奶要让自己的孙子给救援队磕头,代虹连忙拒绝,最后只能接受了孙子的鞠躬道谢。

  “你们都是救命恩人啊!我们一辈子都会记得的。”另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也这样说。她腿动了手术,代虹一路将他从楼上背下来,在齐腰深的水里一点点小心地过,硬是没有让她脚沾到一点水。

  阳光总在风雨后。7月31日,贵州蓝天救援队即将离开的时候,卫辉群众自发组织了欢送活动,群众轮流为队员们献上锦旗,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深鞠躬,泣不成声。

  代虹和遵义蓝天救援队也给卫辉市市民写信:“河南烩面不怕,遵义豆花面一直都在!”,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复产复工和灾后重建。

  8月1日,蓝天救援队平安归来。

  8月1日早上,遵义蓝天救援队到达兰海高速遵义收费站时,遵义红十字会、退伍老兵及热心群众,自发组织在“八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欢迎英雄凯旋。(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