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4日电(廖万蓉 孙磊 张庆慧)“深秋,在抢抓秋种的时节,虽然遭遇了旱灾,但我家的4亩耕地没受影响,多亏通了村里的水库和水渠,现在我们用的是马家洞水库的水,老话说‘好水养田’,从用雨水到用水库水,从拉水管到通水渠,不用白天黑夜都守着,灌溉不再心焦了。”铜仁市思南县许家坝镇蒲家寨村村民张世婵细数如今用水的变化。

  为破解民众用水难的问题,思南县立足实际,着眼“水资源配置优化”,持续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探索了水利扶贫“大水网”,规划建设了“十库、八厂、七支线、两联接”的骨干水网,铺设347公里管网,使河东、河西“两联接”,形成“一环路”主管和“七支线”干支管,让三星水库、过水湾水库,富家寨水厂、许家坝水厂等骨干水源、骨干水厂与28个乡镇的现有水厂连接。有效破解水源不稳定、水质无保障、水利设施运营不可持续等用水难题,探索出一条“建管养用一体化”的城乡供水新路径,已全面实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过水湾水库。孙磊 摄

过水湾水库。孙磊 摄

  过去,许家坝镇由于耕地灌溉和排涝设施不够完善,晴天旱、雨天涝,旱难灌、涝难排,村民既盼水又怕水,农业生产旱涝交困。为了彻底摆脱靠天吃饭,近年来,许家坝镇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完善灌溉体系,粮食连年增产丰收。目前,许家坝镇有水渠80多公里,水库3座。

  “灌溉条件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为端稳‘饭碗’作出了贡献,也为促进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许家坝镇党委书记田景军介绍,许家坝镇疏通“农业命脉”后,彻底结束了过去望天收成的窘境,不仅有效减少了引水“跑冒滴漏”现象,提高了用水效率,灌溉面积还在不断增加,许家坝全镇耕地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机械能下田。

  “我们这里地势高,以前吃望天水,现在就好咯,再也不用为水焦愁了。”说到现在的用水条件,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亭子坝镇红丰村村民焦波满脸喜悦。

  思南县通过大水网建设,如今实现了全县互联互通“水同网、水同质、水同价”,水资源分配更加合理,供水保障率大大提升。

  “接下来,我们将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治水总基调,以‘围绕水安全,抓好三张网,打好生态牌’为主思路,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同时针对水利行业监管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监管法制体制机制,强化重点领域全过程、全要素监管,全力提升涉水事务监管水平,不断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南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翔说。(完)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