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16日电(付田龄 史浪)近年来,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围绕农业主导产业优势,坚持人才下沉、送技上门、科技下乡,聚焦三农工作,精准选派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乡村振兴一线,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培育技术人才。

  加强技术培训,为乡村振兴添“智力”

  “葛根移栽后一定要浇足定根水,以促进苗木尽快发芽生长……”在皂角坪街道茅坪村葛根种植基地,农技人员正忙着为农民讲解葛根种植管理技术。

  “感谢农技员的指导和培训,让我们不仅增收,脑阔还添了不少‘智力’。”茅坪村村民黄桂儒满怀喜悦地说。

  据农技人员介绍,葛根产量高,经济效益可观,种植当年10月到次年3月采收。亩产量达6至8千斤左右,保底收购每斤1.8元,每亩年产值约10000元到15000元。

  为充分发挥农技员“政策宣传队、科技传播者、创新领头羊”作用,该县精准选派农业专家技术服务团103名,采取“1+1、1+N”等方式,下沉6个乡(镇、街道)71个村(社区)、18个坝区,为农业产业“问诊把脉”。精准掌握农民技术需求,精心设置培训内容,采取“线上+线下”“基地+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黄桃、食用菌、油茶等特色产业技术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目前,该县累计开展科技培训203次,培训农民4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500余份。

  强化产业指导,为乡村振兴增“活力”

  “怎么用肥、怎么打枝、怎么套袋?”近日,在朱家场镇凯瑞林果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农技人员刘洪春为黄桃种植户讲解着种植知识。

  基地上,枝条摇曳,累累果实。盛夏的阳光照耀在黄灿灿的黄桃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辉。

  “不要小看这些‘农技人员’,他们可是我们果农的‘守护神’,在他们的指导下,大家不仅都种植了黄桃,还都发上了‘黄桃财’。”培训现场有农户不仅感叹地说道。

  这只是玉屏农技人员提供技术指导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充分发挥农业产业技术专家人才技术优势。结合各乡(镇、街道)主导农业产业,各村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产业发展,从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选派1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1000余次,服务指导1200人次,示范推广新品种植1000余亩,解决种养技术问题420个。

  深化人才培育,为乡村振兴强“动力”

  “小史你看,这株水稻叶片病斑呈短纺锤形,有灰绿或褐色、如果湿度大时病斑上会产生青灰色霉层,是比较明显的苗期稻瘟。”近日,在朱家场镇鱼塘村,贵州省种子协会会长、贵州省科技特派员陈华璋带着“徒弟”史浪在田间查看水稻病虫害情况,陈华璋向史浪认真讲解,手把手传授他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技术要领。

  为解决年轻干部培养、人才梯队建设中存在的青黄不接、技术断档问题,该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结合每位导师的特长,结对指导1至2名青年农业科技技术人员。通过跟班实践、现场学习、实战实训等方式,把课堂设在项目一线、工作现场、试点前沿,让年轻干部跟着师父学,边学边干,熟悉“村情”、说好“村话”。

  自结对帮带工作开展以来,师傅们言传身教、倾囊相授,徒弟们孜孜好学、收获颇丰。他们为农民丰产丰收保驾护航。如今,一批热爱乡村工作、思路开阔有学识、善和群众打交道的年轻干部,成为一股强劲的力量,为乡村振兴增添强劲“动力”。(完)

【编辑:石小杰 】关闭本页
【编辑:石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