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5月20日电 (记者 张伟)布依族文化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冲刷。至今依旧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精华及生活习性。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三都县周覃镇布依族同胞的传统节日“四月八”,身着盛装的布依族姑娘会将代表吉祥如意的红色鸡蛋亲手挂到前来参加节日的朋友身上,以此来表达对远道而来的宾朋的美好祝福。

  过节期间,会友、聚餐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四月八也一样。5月19日,记者来到周覃镇威农黄桃坝内,每家每户飘逸着糯米饭的香味,妇女们将做好的糯米饭、红鸡蛋、杜马碟和一些小孩喜欢吃的特色小吃装进精美的小筐里,并为自家小孩穿上布依族的节日盛装。踏青、烧烤、唱山歌、跳刷把舞等欢度节日的形式都体现出布依族民众对劳动的热爱,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美食,是人最深的乡愁。长大后,总有些滋味,只能停留在回忆里。”村民覃先生说,自己在外务工,今天是特地回来过四月八节的。小的时候除了过年最喜欢的应该是四月八了,那时候节日氛围还算浓厚,每年母亲都要提前准备好几天,把上年秋收精选的糯米,用热水泡好,再佐以各种植物的茎叶,最后白色的糯米就变为了五色花米饭,小时候看来,这个过程复杂且漫长,因为美好的事物都是通过时间发酵而来的。

  据了解,四月八这天,布依族民众都会带上不同颜色的糯米饭春游或野餐,不同颜色的糯米饭,在这里也有着不同的含义,红色寓意着兴旺发达,紫色寓意着艳阳高照,白色象征着圣洁无暇,黄色蕴含着五谷丰收,黑色则代表了春耕后希望的丰收。

  威农黄桃坝园区内,大家围坐在一起,布依族民众们一边享用美食,一边唱起民族歌曲。小孩子们则在园区内的小溪里玩水嬉戏。每个布依族小孩身上都会挂着一个红色的鸡蛋及盛满糯米饭的彩色“绞绞”,这在当地布依民俗中,寓意着小孩健康快乐成长,身体强壮。

  “今天是四月八敬牛节,很高兴大家来到我们这里游玩,我宣布,本次插秧比赛正式开始。”下午2点,为庆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像牛一样壮实,周覃镇在田坝组织开展的家庭亲子活动——插秧比赛正式拉开帷幕。

  “这次比赛的参赛选手都是来自周覃小学的小学生。”周覃镇党委书记王晓敏告诉记者,本次插秧比赛没有邀请达人参加,都是镇上的小学生,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生活的艰辛,特地举办了这场以6人接力形式的插秧比赛,希望孩子们能在劳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土地的赠与和父母的不易。

  “感觉很辛苦,很好玩。通过这次比赛,我感到每一颗粮食的来之不易,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周覃小学六年的覃朝婷同学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这场比赛让她加深了对粮食的理解,体验了父辈们的不易,这一次的活动她将写进自己的日记本里,用来提醒自己时刻铭记着粮食的来之不易及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们也是第一次带学生参加这种活动。”周覃小学教师潘文盼说,以前没有过类似的活动,今天带学生参加插秧比赛,是因为想在今年的四月八这天给学生们一个难忘的节日。

  据了解,周覃镇的四月八当地民众称为“敬牛节”(也称为“儿童节”),因为春耕的到来,这一天做好的黑糯米饭,先拿给即将辛苦劳作的耕牛吃,牛为了人们一年的收成辛苦耕耘,所以这一天特别为牛准备米饭。同时大人也会在这节日之际,给孩子增添新衣,让孩子们拎着竹子编制的饭篓到山坡上游玩,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像牛一样吃苦耐劳,身体结实。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四月八“敬牛节”,在周覃当地已然演变为了老少同乐的休闲节日。

  “今年我们统一换栽了黄桃品种,等再过一两个月,园区内的黄桃就应该就会成熟,到时,来游玩的人们就可以体验到亲手摘桃子的乐趣了。”周覃镇党委书记王晓敏说,园区除1200多亩种植黄桃外,其余土地还栽种了提子、百香果、菌菇等适合本地土壤的其他农业产品。

  “我们园区附近的村民基本上都能够享受到园区带来的好处。”王晓敏说,园区以农业产品为主要产业,有龙头企业带动,附近村民可以就近选择在园区内务工。同时,自家栽种于房前屋后的黄桃也有企业对他们进行回购,黄桃加工产品及黄桃衍生产品都通过企业渠道对外进行销售,销售所得按百分比来回馈村民及村组。

  “菌菇产品加工合作社也是园区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王晓敏说,黄桃坝园区支柱产业除了黄桃产业外,菌菇产业也是主要发展产业之一,园区的菌菇生产合作社内,通过人工培育等方式,香菇、羊肚菌、菌菇棒等农产品也都销量不错。销售菌菇所得将会按百分比、人工工资、回购等形式惠及到村民收入中来。

  “我们在原播花小学的地方建了一个露营垂钓基地叫新园村鱼塘,那里也可以给来游玩的人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钓上来的鱼可以在我们那的食堂进行加工。实在吃不完,也不愿意带走的,村委会会向钓友回购。所以完全不用担心钓上来的鱼怎么处理。”周覃镇镇长杨廷志表示,新园村鱼塘水深2.3米,最浅处50公分,已投放大、中、小鱼类4000余斤。同时基地内设有广场、缓坡等露营地。

  “园区之利惠及到了附近的17个行政村。”杨廷志说,园区附近的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参与合作社经营、园区农产品企业就地务工等形式,或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园区的建设中来,而园区所得利润也相应的给予村民分红,综合多种模式下来,村民每人每年能够增加1000到2000元的收入。(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