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位于乌江和北盘江分水岭地带的六盘水水城区,一颗颗成熟的刺梨在阳光照射下散发出迷人的金色,漫山遍野,飘着刺梨丰收的清香味道。

  刺梨,昔日的山间野果,如今,给水城区25个乡镇街道96个村居带来发展底气和信心,山变绿了,钱包变鼓了,日子越过越甜了,汗水滋润出沉甸甸的收获,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人们脸上。

  “今年的刺梨普遍结得好、产量高,全部卖完估计有4万多块钱。”水城区野钟乡野钟村刺梨种植“土专家”刘思启说,这几年,村民都看到了刺梨经济效益,得到了实实在在好处,都觉得这个产业好。

  在水城区,像刘思启这样主动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种植刺梨增收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

  刺梨——炎黄圣果,摸起来扎人、吃起来养人,种起来富人,既有生态价值,又有经济价值。是最具有贵州标签的物种,漫山遍野随处可见,特别是土地贫瘠的地方,包括石旮旯中都能够生长。

  刺梨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好产业,近年来,水城区充分用好用活“三变”改革这条“金腰带”,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将刺梨产业作为水城区一个主导产业来推动,通过试种、扩面、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刺梨产业,形成了“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水城样板”。

  “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价值不断地被发掘,刺梨正在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吸引着更多的目光。”水城区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大力建设刺梨“千斤园”,全力推动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今,全区已布局种植刺梨40万亩,形成了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刺梨全产业链。

  据悉,当前,水城区的40万亩刺梨覆盖了25个乡镇街道96个村居,惠及农户3.7万户16.2万人,为全区的森林覆盖率贡献了8.77个百分点。

  小小刺梨内涵丰富有前途,十四五期间,水城区还将再接再厉,在补短板、提质量、增效益上下功夫,完成“千斤园”建设12万亩。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持续做强、做优、做好刺梨产业,做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