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3月21日电 (记者张伟)3月21日,位于贵阳市南明区云关乡安工路的贵阳市重点项目——南明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BC组团)施工工地,标准化厂房内部装饰装修正如火如荼进行着,虽有数百名工人与10余台大型设备同时作业,施工现场却完全看不到尘土飞扬的景象。

  放眼望去,记者注意到,工地外围围挡上侧每隔3米左右就有一个喷头,正在持续向空气中喷着水雾。自动喷淋系统兼有定时和扬尘监测两项功能,一旦监测到扬尘达到一定指标系统便会自动喷水雾。

  “即便在炎热的夏季,就算扬尘未超标,自动喷淋系统也会在12点至17点自动工作,帮助施工现场位于直晒区域的工人防暑降温,省事环保又节能。”承建方中铁八局三公司南明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BC组团)党支部书记胡小波告诉记者,自动喷淋系统常见,但雨水循环利用系统不多见。

  “自动喷淋系统是化解建筑工地局部扬尘的有效方法,但同时也存在耗水量大,很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在项目建设初期,自动喷淋系统投用后,项目技术负责人潘毅量就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他还注意到,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的贵阳雨水充沛,但频繁的降雨,使得土体含石量较大的施工区域内经常出现雨水汇聚影响地面作业的情况,这给现场文明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可否在工地上建设‘雨水收集井’,把丰富的雨水收集起来,让雨水‘变废为宝’,抽取供自动喷淋系统和工地洒水使用,当井水不足时再补充自来水?”潘毅量的想法很快得到了项目部的回复:办。

  随后,项目部投入资金约两万元,工人齐心协力,用10余天时间,在工地上建成了4个“雨水收集井”,一次可累计回收40吨以上的水资源。这些水一部分来自饱和土壤渗出,另一部分就是雨水。

  “收集的水经过处理、检测,合格后再用于喷雾降尘、绿化灌溉、工程车冲洗等现场作业。粗略计算一下,整个工地截至目前已收集利用近4000余吨雨水。”胡小波说,可谓一举两得。

  职工有“妙招”,雨水变成“宝”。有效将雨水劣势转变为节水优势的潘毅量,被项目职工誉为“节能达人”,现在的他又在提高砂石料、钢材及水、电的利用率上动起来脑筋。

  “作为传统行业的建筑业,通过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是一条节能降耗的路子,但更要通过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资源的产出投入比。”项目负责人李国兵说,企业要在“双碳”目标上有作为,职工必须主动闯、敢于试。(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