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10日电(刘庆凯)贵州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背后有许多桥梁建设者的故事。即将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举行的2023多彩贵州·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就将重点展示贵州桥梁建设成就、桥梁建设者风采以及桥与人关系等相关作品。

  正在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省六安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主桥桥面与水面距离达625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高桥。多彩贵州大展开幕前夕,在花江峡谷大桥安龙岸六安8标项目现场,一线建设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黄军:测量“老兵”乐在其中

 六安8标项目二工区测量组组长黄军。受访者供图

  六安8标项目二工区测量组组长黄军,是工程测量行业中的一名“老兵”。

  在花江峡谷大桥正式破土动工之前,2021年6月,黄军就已进场开始了测量工作。

  在工程行业中,测量被称为“施工的眼睛”,不论是山体断面的测绘、施工场地的平整,还是施工便道的修建、厂房的选址,无一不依靠测量组现场勘测,提供第一手最详实的数据,从而选定目标。

  “测量工作是设计和施工的前奏,就像是部队中的侦察兵。”黄军介绍,在施工单位正式进场、人员驻地与施工便道修建之前,测量人员就往往扛着测绘仪器,奔赴在深山老林中,与朝露和晚霞为伴。

  刚到花江峡谷大桥项目的第一个中秋节,黄军临时接到通知要去开展绘制工作,而那边当时还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他带领组员二话不说,揣上两个月饼,跋山涉水完成了测绘,为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开展后续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

  这样的经历对黄军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测量工作虽然辛苦,但黄军却始终乐在其中。黄军说:“亲眼看着一座座大桥从山林或原野中拔地而起,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觉得很有成就感。”

  刘耀才:重复千次配合 “零”安全事故

刘耀才。受访者供图

  从事特种吊装行业20多年的刘耀才,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作为吊装手活跃在工地一线。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开天车、开龙门吊已是驾轻就熟的工作。来到花江峡谷大桥建设项目后,刘耀才又多了一重身份——架桥机驾驶员。

  “架桥机架设的梁片每一片都超过百吨重,每片梁片都是在梁厂里先架好钢筋,再用模具固定好浇筑混凝土,冷却之后从梁厂用牵引车运到架桥机上。”刘耀才说,架桥机在桥墩上安装梁片,是整个桥梁修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长40米、重140余吨的T梁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要将其精确无误地安置在离地数十米的桥墩之上,还不能有一丝误差,这就要求操作手有超高的技能。

  早已“轻车熟路”的刘耀才面不改色,把T梁缓缓吊离运载车辆,经过提梁、纵移、落梁等工序,准确无误落在支撑垫石的控制线上,顺利完成了架设。

  T梁架设行云流水的背后,是刘耀才与工友们重复上千次的配合。架桥机是桥梁施工特种设备,不论使用或保养都必须经过繁杂的工序,每一道工序他都一丝不苟、严格把关。刘耀才带领的作业队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在花江峡谷大桥建设之前,刘耀才还参与了乌江大桥、红枫湖大桥、北盘江大桥、坝陵河大桥等多座贵州知名桥梁的建设。谈起贵州桥梁建设,刘耀才如数家珍,“作为一线工人,亲身经历了贵州桥的变化和成就,我感到很自豪。”

  王淞钰:薪火传承 创新攻坚

 王淞钰。受访者供图

  “90后”王淞钰是贵州桥梁集团最年轻的项目负责人之一。

  花江峡谷大桥作为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桥,无论是工程量还是建设难度,都对得起“世界级工程”的名号。但在王淞钰看来,建设难度正是倒逼团队不断创新攻坚的动力。

  位于安龙岸的6号主塔,2023年4月就已完工封顶。高204米的主塔,从地面望去耸入云霄。站在6号主塔上眺望,花江大峡谷一览无余。

  “未来主塔顶部将规划建成一个空中观景水吧,游客能通过乘坐观光电梯直达,桥下规划设置观光步道,游客可近距离欣赏花江大峡谷的雄伟与壮丽。”王淞钰说,花江峡谷大桥服务区还将规划建设悬崖餐厅、悬崖酒店等配套设施,打造桥旅融合示范点。

  作为一名“90后”,王淞钰从一名实习生,一步一步历练到如今独当一面的工程师。他说,最庆幸的是遇见了一群愿意无私手把手引领他的前辈工程人。

  刚参加工作时,一次前往野外测绘的途中,王淞钰不慎遗失了一台测绘用的计算器。回到项目后,他受到了严厉批评,“当时非常不服气,认为一台计算器而已。”

  前辈告诉王淞钰,“作为一名工程人,来到了项目就像是上了战场,手中的测绘仪器就是手中的枪,要像士兵保护枪一样保护好仪器。”

  这些话语让王淞钰铭记至今。如今,王淞钰所带领的项目上也有实习生,他对待实习生也同样是既严格也耐心。

  王淞钰说:“前辈工程人的薪火已传递到我们年轻一辈人的手上,肩上正承担着培养后辈人才的责任。”(完)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