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90后,他只用了12年工作时间,就以个人及团队名义形成了专利技术41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

  他就是贵州磷化集团息烽基地贵阳化肥公司PPA运行部副部长——王先炜。因为自身专业技术过硬,他获得了2022年度省国资委专业技术“国资星青年”、磷化集团“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勤学苦练 练就过硬本领

  “这个青年‘不一般’,思维敏捷、理解动手能力强,经常为解决一些技术性瓶颈,一晚上不睡觉查图纸,想尽办法都要把问题解决。在这点上,许多老同志都比不过。”才参加工作三个月的王先炜就被贵阳化肥公司技术部看中,并将他吸纳进入技术研发团队。

  2011年11月,王先炜作为技术研发人员参与了公司湿法磷酸直接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项目研发生产工作,开启了他专业技术发展之路。当时他主要负责外管部分的设计,因为接触时间短,所以他规定自己一定要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他开始学习CAD制图、查阅各种工具书、设计规范和国家各项规定制度,翻阅了近30本专业书籍,记了200多页笔记,做了500多次试验,最终,绘制出一张张符合生产和现实需要的图纸,保证了工业级磷酸一铵在开机时原料酸的顺利供应。在项目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3年5月底实现投料试车的预期目标,为公司的磷精细化工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每个项目都是对各种技术的综合实践应用,每个项目建设对我都是一次技术洗礼和升华。”他说。在12年项目建设工作中,他俯身学习,将技术知识与现场施工实践紧密结合,虚心苦学,不断精进,熟悉并掌握了磷化工技术、项目管理等多项技能。

  迎难而上 勇攀技术高峰

  2012年4月,公司对王先炜委以重任,让他负责年产50吨磷矿伴生碘资源回收装置建设工作。建设之初,在碘回收建设现场,大家经常会看到他穿梭在设备之间东瞧瞧西摸摸的忙碌身影。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下,他在工期预期之前完成了设备设计图、钢平台设计图及部分小设备的基础土建图。最终,保证了该装置在2013年12月底顺利投料试生产并产出合格产品。

  之后,王先炜还参与了肥料级磷酸直接生产工业磷酸一铵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乌江水污染治理项目─渣水分离项目等10多个项目。几年的潜心钻研、勤学苦练,让王先炜不仅掌握了各类新产品关键技术研究,还掌握了重大项目施工图设计及其他专业条件设定、工艺设计及现场施工管理等核心技术,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逐渐成长为公司一名不可或缺的干将。

  挺膺担当 彰显青春本色

  2022年,根据贵州省“工业倍增”行动计划及磷化集团“5351”战略规划,开磷股份公司决定在贵阳化肥公司建设年产40万吨湿法净化磷酸项目。10月才成为技术部项目管理工程师的他就主动请缨,申请加入该项目,负责该项目的建设期间各项具体工作。

  “整个项目最大的难点在于桩基施工,原计划2022年5月30日完成的主框架桩基,直到2022年11月16日才浇筑完成。”王先炜回忆说道,“萃取、后处理的建设区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于一级岩溶强烈发育地带,我们先后讨论了多种施工方法,最后对旋挖反复施工不能成孔的区域采用了冲击锤冲击成孔的方法,才克服了地质影响难题,这对项目整体推进产生了较大影响。”

  现场施工质量与安全是重中之重。王先炜经常与监理公司深入现场检查施工质量,查找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项目总监杨国军说:“这个小伙不仅技术能力强,看问题的眼光非常独到,经常会发现一些我们都无法看到的问题。”施工期间,王先炜深入现场检查施工质量和安全共计120余次,累计提出建议30余条。

  施工一年多,大家克服了疫情影响、技术论证频繁和技术力量不足等困难问题,终于在今年5月30日,完成PPA项目的整体机械竣工。经过设备调试、投料联动试车等,7月26日成功生产出完全满足食品级磷酸质量标准的合格产品。

  谈及未来,王先炜只说了一句实实在在的话“今后继续加油干”。其实,他在心里已想好了以后该怎样做,爱党爱国爱企业,爱岗爱家爱生活!工作上,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生活上,家庭团圆、幸福快乐。

  他将继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加倍努力回报企业。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