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的古代先民是最早采制饮用茶叶的人群之一,各民族按各自的方式种茶、采茶、制茶、饮茶,且由不同的角度认识、体验、感知着茶在社会实践中的功能和意义,并赋予茶各种各样的文化内涵,形成了西南各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茶文化。古黔先民通过辛勤劳作,特有的地方文化与民族风情相传,在历史长河中逐步演变和发展、更新,铸就了现在的贵州茶文化。

  云贵高原是茶树的发源地之一,1980年,晴隆县和普安县交界处出土的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确定为四球茶茶籽化石,仅次于第三纪地质层,距今已有100万年。

  贵州茶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录,古今中外研究茶史的学者常能搜寻到黔茶的身影。

  晋朝傅巽在《七诲》中,记载了当时八种珍贵的特产“浦桃、宛柰、齐柿、燕栗、峘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荼(茶)子、西极石蜜。”其中“南中茶子”就是指今天黔滇一带所产之茶。

  今人所撰《贵州古代史》提到:“在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遣中郎将唐蒙通夷,发现夜郎市场上除了棘僮、筰马、髦牛之外,还有枸酱、茶、蜜、雄黄、丹砂等商品……”这段记载说明在夜郎时期贵州已出现茶事,古黔已有明确的茶叶产地了。

  唐代陆羽《茶经》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说明遵义、铜仁不仅产茶(也是现今贵州茶叶主产地),而且茶味很美。

  北宋乐史编著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中有贵州茶成为贡茶的记录。《宋史·食货志》记载:“南渡以来,文、黎、珍、叙、南平、长宁、阶、和凡八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夏,黎州入雅州。”在宋代已有饼茶进贡,茶味亦佳,且在桐梓、遵义等处设置茶马交易场,用贵州茶换取青海马。

  宋代写茶诗最多的文人之一黄庭坚多次提到贵州茶。他在作品《阮郎归》中记载黔中好茶“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胯斗圆方,研膏入焙香。青箬裏,绛纱囊。品高闻外江。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且在其名篇《煎茶赋》中也提“涪翁曰:味江之罗山,严道之蒙顶,黔阳之都濡高株,泸州之纳溪梅岭……”这里面的“都濡茶”产地位于现在遵义市务川自治县,都濡镇的地名也仍然保留。

  明朝《一统志》讲“贵州茶,府县皆有。”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有:“黎平产洞茶,叶大而味美。其它镇宁州、龙里卫、新添卫、平越卫、清平卫、永宁卫均产茶。”明朝洪武年间,贵州布政司作为能给朝廷上贡茶的五个布政司之一,每年上贡茶的数量名列全国第二。明朝《万历贵州通志》《万历黔记》记录:“水东等九长官司每三年一贡朝,觐马九匹,岁解本色茶一十一斤二两四钱二分五厘。”讲的是贵州贡茶。

  清代康熙《贵州通志》(1673年):“贵阳军民府,茶产龙里东苗坡……平远府茶产岩间,以法制之,味亦佳。”清乾隆《贵州通志》(1741年):“贵阳府茶产龙里东苗坡及贵定翁栗卫、五柯树、摆耳诸处;思南府出务川,名高树茶;蛮夷司鹦鹉溪出者,名晏茶,色味亦佳。”

  遵义的湄潭、习水、赤水、绥阳、余庆、仁怀等地在清代都有相关产茶记载。《遵义府志》载:“小溪、二郎、土城、吼滩、赤水产茶树,高数寻,额征茶课。按五属惟仁怀产茶,清明后采叶压实为饼……多贩至四川各县,圃中间有种者,与湄潭茶同亦不能多也。又有老鹰茶、苦丁茶、女儿茶、甜茶皆生山谷。”其中二郎和土城均在习水县内。

  《贵州通志》风土志:“黔省各属皆产茶,贵定云雾山茶最有名。石阡茶,湄潭尖茶昔皆为贡品。”1914年《都匀县志稿》载:“茶,四乡多产之……彀雨前采者最佳,细者曰毛尖茶。”《湄潭茶产调查报告》(1940年—1942年)载:“绿茶:又分龙井、玉露、珍眉。红茶:先将生叶萎凋继续人揉捻,继续日光下发酵,至适当程度,放焙房内烘干,是为粗制。粗制品再加以分筛检择后,始成精制。”1940年4月,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生产机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在贵州湄潭正式挂牌成立,对之后贵州茶叶的生产、科研、文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新中国成立后贵州茶产业奠定了历史、文化、技术及贸易的基础。

  在唐代以前的古代汉语中,代表茶的汉字有荼、诧、槚、茗、荈、苦茶、皋芦等,多和贵州山地方言有一定关联,日本茶学专家松下智在《茶的起源研究》中也有记录“茶事的最早利用是中国的苗族”。贵州在茶叶的利用、加工、流通等方面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茶文化发展起始地之一。古黔先民,辛勤劳作,对我国的茶叶生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彦青 陈敏)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