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27日电 题:贵州医师郑召鹏:心系民众忧国事 砥砺前行不停歇

  记者 张伟

  他深爱贵州大地,来黔读大学后,两次放弃回山东老家的机会,把研究方向确定为对民众生命威胁最大的癌症,刻苦钻研,服务患者,回报这片土地的培养;

  他心系基层健康,工作后经常下乡义诊、普及医学知识,和很多县医院建立合作指导关系,帮助基层同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开展健康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小康;

  他忧心国家大事,面对孩子生病住院、自己正在读博士研究生的情况,仍第一时间向党组织申请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因专业不对口没得到批准后又报名在医院和社区当志愿者,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在疫情防控一线贡献力量;

  博士毕业后放弃留在中科院做博士后的机会,返回贵州省医后第一时间申请到基层医院医疗扶贫,他在铜仁市人民医院开展第一台后装治疗,改变了铜仁市该领域空白的现状,他在江口县中医医院开设肿瘤科门诊,让江口老民众就近享受到省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作为千千万万普通年轻党员的一名,他有着对党最忠诚的感情,对民众最深沉的爱;

  ……

  这位砥砺前行的青年医者,是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郑召鹏,贵州医科大学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免疫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访问学者。

  郑召鹏1984年12月出生于山东,2004年考入贵州中医药大学,从此与医学结缘,与贵州结缘,也从此爱上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立志为贵州老民众的健康奉献一生。入学后,郑召鹏除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外,思想上也努力追求进步,在2005年成为年级第一个预备党员。

  5年本科期间,郑召鹏遍读中医教材及著名中医典籍,并努力学习西医内科、外科。在医院实习期间,郑召鹏发现,让民众最痛苦的疾病是癌症,对民众生命威胁最大的也是癌症,传统医学在癌症治疗中大有可为,但不结合西医的先进诊疗技术,中医的拳脚也不能有效施展开来。

  抱着这个执念,本科毕业后,郑召鹏放弃回山东的机会,找来西医的所有教材,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考取遵义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研究生,把自己的中医优势发挥在西医肿瘤治疗上。研究生期间,郑召鹏在知名中医药学杂志《中草药》上发表论文《注射用黄芪多糖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观察》,在《遵义医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康艾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减轻肺癌患者化疗后的毒副反应提供了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和参考,在癌症治疗的中医探索中做出了很好的思考和实践。

  2012年,郑召鹏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贵州省人民医院工作,为贵州癌症患者服务,回报贵州的培养,他说:“只有留在贵州最好的医院、最好的肿瘤科,才能最有效地服务贵州癌症患者,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走上工作岗位后,郑召鹏遍读海内外最新诊疗指南,总是为了给每一位病人提供最佳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在肿瘤治疗中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而绞尽脑汁。他在病房推广足三里穴位注射止吐,以及康复新口服治疗放射性食管炎,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成功探索,为病人减轻了痛苦。上班第二年,他发现很多年轻医生在学习与诊疗时间如何平衡、医护协调、处理医患关系等医疗事务方面总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扰,于是在院报上发表了题为《年轻医生应该怎么做》的文章,对医德与医疗水平的关系、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医护关系及工作现实与理想信念的关系四个方面做了很好的阐述,给了年轻医生很多很好的建议,在医院引起很大反响。

  随着临床工作的开展,郑召鹏发现,病房其实是医疗的最后一站,而病人最终诊断为癌症之前的预防普查等工作更为重要,同时,乡村等地区医疗知识的缺乏,是肿瘤等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向基层和农村进行更多医学知识普及是关键。为此,他经常下乡义诊,跟丹寨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开阳县人民医院肿瘤科等建立了很好的合作指导关系,经常跟县医院的同行们讨论,帮助他们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他把微信提供给患者和家属,非就诊时间随时都可以联系他获得医疗和健康建议。

  在临床上工作日久,郑召鹏发现,癌症患者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目前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放化疗,毒副反应重,疗效有限,病人很痛苦但是结果并不好,他认为,结合国际国内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的进展,免疫治疗是唯一可能治愈晚期癌症的方法。于是,2017年,郑召鹏报考了贵州医科大学免疫学博士,虽然跨学科、工作又忙,但刻苦努力的他还是考上了。

  再入校园,郑召鹏把对临床工作的执着全身心投入到基础科研,为提高对免疫学的认识,发现更多可能有助于救治患者的有效免疫学手段,2018年,他积极申请并通过面试后去中国科学院进行博士联合培养,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他的运用基因密码子技术研究硝基化修饰对IDO1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对癌症免疫治疗中的重要蛋白-IDO1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功能做了很好的探索阐述,该蛋白是治疗黑色素瘤、肺癌、肝癌等肿瘤的重要免疫治疗靶点,为以后针对IDO1的靶向药物开发和其他癌症相关蛋白的硝基化修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方法思考。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誓言萦绕耳畔,作为一个有近15年党龄的青年医生,救死扶伤、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是郑召鹏不变的追求。

  2020年寒假,郑召鹏从北京回到贵阳,正赶上新冠病毒大爆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病毒肆虐大地,让他感觉揪心。他的爱人是贵州省人民医院干医科医生,因疫情原因无法休假,孩子因为肺炎一直在住院,他必须每天照顾孩子,给孩子做雾化,等晚上有了点空闲时间,还要查阅文献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郑召鹏还是第一时间向科室领导提交申请,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因为医院主要招募重症、呼吸等专业医护人员赴鄂,他的专业不对口,所以,党组织没有批准他前往武汉和贵州省将军山医院等一线。

  虽然不能去一线,但郑召鹏认为,医院的院前发现和社区的早发现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在在岗医生都要坚守病房的情况下,医院缺少院前体温监测人员,于是又第一时间报名当志愿者,参与就诊患者入院前的体温监测工作。

  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社区做好了防疫工作,第一时间发和隔离接触者,医院就能集中优势资源治疗确诊者。因此,郑召鹏又积极联系花果园社区。该社区人口密集,也是贵阳受疫情影响最大的社区,部分楼宇因为有确诊病例而被整体封闭隔离。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他主动联系花果园街道遵义中路居委会,申请做医学志愿者,在疫情最复杂严重的时候走进社区,积极跟居委会领导沟通防疫消毒措施,到各个卡点指导志愿者做好自我防护。借这个机会,郑召鹏还跟花果园社区建立了长期的社区医疗健康志愿者关系,为社区防疫和以后社区居民的健康提供医学建议和医学志愿服务。

  疫情终会结束,对于郑召鹏来说,帮助贵州民众“抗癌”才是他未来的“主战场”。如何把肿瘤科临床工作做好,切实在临床上患者获益才是他的主要任务。为此,2020年底郑召鹏又通过申请考核进入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进修学习,在协和他跟随国内著名的放疗专家张福泉教授和侯晓荣教授学习放疗,放疗的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为了提升科室临床科研能力,缩小科室与发达地区肿瘤科的差距,2021年8月郑召鹏再次响应贵州省卫健委的号召,报名到上海瑞金医院学习。

  感恩前行雄心志,深耕贵州献此生。贵州三大医学院是郑召鹏医学知识的根,而中国科学院和协和医院让他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飞跃。在未来的日子里,郑召鹏愿尽所学,穷极一生,为贵州的医疗卫生事业,为贵州民众的健康奉献一生。(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