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月27日电 (周燕玲)“建议深入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医共体精细化、规范化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坚实的医疗服务保障。”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朱建国在贵州省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说。

  近年来,贵州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截至2023年,贵州共建设医共体143个,覆盖乡镇卫生院112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9个,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县域医共体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朱建国介绍,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之际,也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如支持政策仍需完善优化、效益与利益分配联动仍需完善优化、基层能力与分级诊疗仍需完善优化等。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塑”,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朱建国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医共体建设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加强人才支持、强化财政保障等方面。

  朱建国还建议,进一步加强医共体的效益与利益分配联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诊工作模式,联合乡镇(街道)卫生院及所辖村卫生室建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紧密型医共体。同时健全运行机制,建立诊疗业务工作目录管理机制,进一步厘清县级龙头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职能定位和诊疗业务范围,为建立分级诊疗管理提供基础条件。

  在完善薪酬制度方面,朱建国认为要落实医共体内薪酬分配机制,探索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遵循“谁服务谁受益”原则,解决好运转问题和机制问题,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县域医共体成员医院全面健康发展。

  加强医共体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可以提升医共体综合实力。朱建国建议,采取人才培养、技术支持、专业协作、业务衔接等方法,加强牵头医院和基层卫生院之间的协同,围绕医院特点进行协同联合,着力发展人才培养重点学科,提升医院实力水平。此外,还要加快全科医生培养,建立乡镇卫生院分类指导,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