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20日电 (记者 张伟)一篇成功的报道背后,必然与记者扎根基层的脚力、发现新闻“蓝海”的眼力、对时代命题主动思考的脑力,以及善用镜头说话的笔力分不开。“四力”不仅是对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记者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2019级传播学专业29名学生日前走进贵州花灯剧院,通过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实践的来践行“四力”,以未来记者的视角,了解贵州花灯戏的历史与发展。

  贵州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贵州省民众基础最广泛的地方剧种,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民众喜爱。

  解锁媒体人必备技能——脚力 眼力

  新闻有没有料,策划准备是前提,细心观察是关键。

  “我在抖音上关注了邵志庆院长,看到了不一样的花灯人”“图书馆里有很多贵州花灯的书”“《枫染秋渡》曾来过我们学校演出”……

  据带队教师李娟介绍,在前往贵州花灯剧院前,同学们通过报道、视频、图书、请教学校相关专业老师等渠道了解贵州花灯,定位找寻与该剧种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并组建了专题采访小组,反复商讨、拟定采访提纲。

  “其实挺担心,我们提出的问题会让采访对象感到不成熟。”班长张孟西说,第一次采访既兴奋又紧张。作为一名菜鸟,只有多问、多看、多听,才能想得更多、更深。为此,他和小组成员频繁查阅资料的同时,还打电话给亲朋好友咨询家乡花灯戏的发展情况,来找新闻点。

  近年来,贵州花灯戏快速发展,《红梅赞》《月照枫林渡》《夫妻观灯》等代表作品频频亮相国内高端平台,获得了一系列重大荣誉。

  “贵州剧种能走向这么多高水平舞台,背后有很多精彩动人的故事。”在贵州省花灯剧院传承保护部主任王鑫介绍下,同学们参观了剧院荣誉陈列室,了解了贵州花灯戏的成长经历,并询问奖项背后的故事。

  门前,一幅《红梅赞》的海报,吸引了杨亚同学的目光。“老师请问,用贵州花灯演绎江姐的故事,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化学反应。”她与王鑫边交流,边记录,延伸出了更多有意义的问题,“一部剧,不单纯是台上精彩,背后更有着动人的故事。”

  “看得出同学们为了这次采访下了功夫,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非常细。”王鑫说,贵州花灯作为贵州民间艺术的瑰宝,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元的发展脉络。期待同学们找到不一样的亮点,用笔触和镜头,把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解锁媒体人技能——脑力 笔力

  传承,是非遗文化经久不衰的源泉。思考,是新闻创新视角的动能。

  “贵州花灯戏的传播是怎么做到深入人心的?”黄露同学听完贵州花灯戏历史介绍后问道。她告诉记者,自己的这篇报道更想关注,传统戏曲如何走进群众的视线,彰显文化自信,特别是吸引年轻群体关注,让他们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

  为让同学们更进一步感受贵州花灯戏的魅力,以及传承工作的开展,王鑫带着他们来到了观山湖公园演出现场。同学们欣赏了花灯小戏《打舅娘》《拾玉镯》《闹渡》。优美动听的旋律、风趣幽默的对白引来观众阵阵掌声,欢笑声萦绕在山水间。

  据了解,贵州省花灯剧院在观山湖公园公益演出已有7年,每周六下午花灯小戏专场,是群众感受非遗的文化休闲方式之一,旨在凸显“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他们都力求做到最好。豆大汗珠在演员脸上浮动着。”张祥梅同学说,演员们在台上的光鲜亮丽都是从台下的辛苦历练中得来的。这也鼓励了我,从事新闻行业,要坚持不懈为人民而写作,就像贵州花灯戏一样来源于群众,又回到群众中去。

  化妆师、演员、音响师……演出后,同学们与花灯人聊生活、聊经历、聊未来,找寻着精彩演出背后的故事和贵州花灯戏传承的力量。

  “走出校园,走到现场,走到人们身边,我们才能把新闻理论和实践结合好,让稿件有温度。”张孟西说,未来,会加强锻炼自己的新闻敏感性,从身边发现新闻选题,勤练笔头,写好文章,努力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把报道写在贵州大地,向外界传播贵州好声音和好故事。

  据李娟介绍,本次户外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结束之后,同学将以小组和个人形式,每人参与完成两篇稿件,以此检验他们课堂学习和实际运用的结合能力。(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