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记者从科技创新赋能贵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省国资国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大幅提升研发投入,仅2022年,贵州33户监管企业全口径研发投入76.08亿元,同比增长85.44%,科技创新取得积极成效,监管企业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创新型企业数量不断攀升,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喜人,营造了创新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全省监管企业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2个、制造业单项冠军5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个、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个,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8个、省级创新平台95个、数字化研发设计平台94个,获得省级科技奖21个,取得专利2772件。

  发布会上,贵州磷化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罗永留介绍,企业科技创新在工业产值中的贡献率达30%以上,拥有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授权专利2229项,专利数位列国内行业第一;作为国内唯一掌握大型成套湿法磷化磷酸工艺技术的企业,仅去年供新能源锂电池用磷酸就达35万吨,初步折算,全国每三辆电动汽车中就有一辆装载着企业的磷元素、磷动力;首创磷矿伴生氟资源循环回收技术,生产的无水氟化氢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率先破解磷石膏制新型建材产业化利用技术瓶颈,企业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从2018年的53%提升至2022年的80.54%。

  7月,贵州钢绳集团研制的首件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用永久系泊缆成功应用于“南海奋进”FPSO系泊系统,填补了我国永久系泊钢缆产业链空白,标志着我国海上油气行业在国产单点系泊系统技术方面又取得一项重大突破。企业成功研制的牂牁江特大桥用1960MPa锌铝稀土合金镀层主缆钢丝产品及工艺、高强度镀锌铝稀土合金主缆索股制作工艺、高强度镀锌铝稀土合金密封钢丝绳吊索三项成果,经专家评审,其技术水平分别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和国际领先水平,其中,高强度镀锌铝稀土合金密封钢丝绳吊索入选贵州2022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成果”;目前,牂牁江特大桥主缆索股已安装完成,正在安装密封绳吊索,大桥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座应用密封绳吊索的大口径悬索桥。此前,企业还主导起草标准21项,其中主导起草国际标准2项。

  “截至目前,集团累计获授权专利928项,其中发明专利96项。近年来共承担省部级科技项目30余项,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贵州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钟仁茂介绍,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已拥有贵州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瓦斯治理成套技术和装备;通过推进“基于110工法条件下煤层自然发火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有效降低万吨掘进率、减少巷道失修率;自主研发“贵州能源云平台”“贵州煤矿智能化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复杂地质条件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企业煤矿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贵州省页岩气效益开发关键技术及工程试验”“贵州省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提产增效关键技术及工程实验”等科技项目后,页岩气、煤层气的开采、利用能力得到增强。

  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贵州国资国企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磷化工、煤炭开采技术、白酒、钢绳、页岩气、矿产资源开发、海绵钛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充分发挥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国家创新平台的作用,依托平台积极领衔或参与国家、贵州省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研究,力争取得“从0到1”的突破;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主动承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和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培育更多“国字号”和“贵字头”重大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市场的能动性,推动监管企业建立合理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疏通成果转化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挥好出资人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和省国资委的监管作用,确保科技创新政策“能给尽给”“应给尽给”,指导监管企业建立完善创新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最大程度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内生动力。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