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涵养乡风文明、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文化人才的重要功能,其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文化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

  近年来,遵义市在推动农家书屋工作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强阵地、建队伍、办活动,不断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激发农民群众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学知识、长技能、强本领的主阵地,成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以文兴业 “文化插秧”助民增收

  走进红花岗区海龙镇贡米村,平整开阔的海龙大坝跃然眼前,有名的海龙贡米就产自这里。大坝周围,黔北民居鳞次栉比,田坝里,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忙着搭大棚、补栽油菜。

  村里的“老把式”母志才在大坝上这里瞅瞅、哪里看看,一会用手给农户掐油菜窝的尺寸,一会又扒开栽好的油菜苗,提醒村民移栽时注意肥料与苗根的距离。在大坝上“巡游”一圈后,母志才来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开始认真地翻看起书来。

  母志才今年60岁,但精神头十足。2019年,村里打造贡米产业,他便带头承包种植,收入连年翻番。几年下来,他便成了村里有名的贡米种植大户,今年虽然受干旱影响,但他与别人合伙种植的60多亩贡米仍然获得了丰收,而这还要得益于他在村里的农家书屋学习到的管理技术。“有了农家书屋,等于有了免费学习的地方,边干边学才有进步、有收获。”母志才说。

  去年,村里依托农家书屋,成立了“文化插秧志愿小分队”,吸纳种植养殖能手、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等加入队伍,母志才便是其中一员。“文化插秧志愿小分队”农闲时到农家书屋充电蓄能,学文化、学技术、学创先争优典型人物事迹;农忙时,便将所学所感播撒到田间地头、创业一线。

  秋收后,母志才就开始频繁进出村里的农家书屋,一边充电蓄能,为来年种植贡米作准备,一边走进田间地头,把自己学到的技术教给村民们。谈起成为村里的“文化插秧志愿小分队”队员,母志才很自豪,“把从书本上、实践中学到的技术教给大家,带着大家一起发展产业,一起致富,心里很满足。”

  截至目前,贡米村“文化插秧志愿小分队”已吸纳30余名队员,共开展“文化插秧”活动300余次。通过文化志愿插秧活动,村里的贡米产业走上了正轨,从一开始大家不愿意种植贡米到现在家家户户参与种植,“稻+菌”“稻+菜”“稻+油菜”等模式不断更新升级,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拳头产业。

  以文铸魂 讲好遵义红色故事

  在汇川区板桥镇娄山关社区农家书屋,村民夏明才用手机微信扫了门上的二维码后,管理员余小君的手机上便收到了开门申请,点击同意后,农家书屋的门自动打开,夏明才便可以进去看书、借书。作为贵州省智慧农家书屋阅读平台试点,与新华书店共建的红色农家书屋,村民只要通过扫码,便能在手机上自主阅读和收听图书。

  夏明才的家住在离农家书屋100余米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条街上,2012年,夫妻俩从广东打工回到老家,开起了农家乐。刚开始,夫妻俩只顾着经营农家乐,研究厨艺,生意虽过得去,但当客人问起娄山关的故事,夏明才却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很尴尬,自己生长在这里,但对这里的红色文化故事却说不清道不明。”夏明才回忆说。

  随着娄山关景区的升级打造,前来旅游、避暑的客人越来越多,为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娄山关社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农家书屋这一文化阵地,整合辖区内娄山关红军小学、诗词馆、红色书店等,拓展阅读场地,开展厨师、红色故事讲解员、藤编技艺等培训,不断提升乡村旅馆、农家乐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让社区群众人人知晓娄山关历史,人人能讲红色故事。夏明才是第一批参加培训的从业人员。

  近两年,疫情的发生让农家乐的生意受到不小影响,夏明才的心里却很有底气,他说:“底气就是来自于不断的学习,读了哪些红色故事,客人问起娄山关的历史,我现在都能讲出来,自己内心也受到红色精神的激励和启发。”

  在拓展农家书屋功能、发挥其文化阵地作用的同时,娄山关社区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打造新时代特色农家书屋,与樊登读书会、茅台读书会等共同建立娄山关红色读书会,定期举办“阅读红色经典,讲好红色故事”活动,并将阅读推广与旅游服务有机结合,构建“本地书友+游客”的阅读活动组织模式,通过阅读赋能旅游,每年带动服务近万名游客参加读书活动。

  以文惠民 拓展农家书屋功能

  在不断拓宽农家书屋覆盖面的同时,遵义市把如何利用好农家书屋,让其充分发挥农村文化阵地作用;如何引导农民走进书屋、爱上阅读;如何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农家书屋、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等问题作为深入推进农家书屋工作的导向,以促进乡村振兴为前提,以惠及农民为目标,拓展农家书屋功能,推动农家书屋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全市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情况,将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童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春风小院等站所联动,整合资源优势,拓展书屋功能。播州区团溪镇农庄社区农家书屋、道真自治县上坝乡八一社区农家书屋通过开展教学辅导实践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农家书屋打造成假期学习园地,组织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为附近适龄学生免费提供家庭作业辅导、引导图书阅读等志愿服务。

  余庆县子营街道梓桐社区余味书屋探索社区农家书屋和县图书馆分馆融合运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书屋定期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分享读书心得,融阅读、休闲、交流、创意、体验为一体,打造了具有新型阅读功能的休闲书屋。

  截至2022年10月底,遵义市有农家书屋1805个,共有图书361万余册,电子阅览设备270余台,电子图书49万余册。农家书屋正逐渐成为遵义市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加油站”“蓄能池”。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创新升级工作,通过“农家书屋+”的共建模式,创建一批特色示范书屋,举办一场特色阅读活动,培育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将农家书屋打造成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文化阵地,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群众的“文化粮仓”。 (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