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4日电  铜仁市万山区敖寨乡:乡村振兴 与“菌”同行

  作者 麻洲 车逢路

  近年来,铜仁市万山区敖寨乡把产业作为推进全乡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全乡产业格局不断优化、发展瓶颈逐步破解,“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敖寨侗族乡位于万山区东北部,国土面积89.05平方公里,辖区共有5个行政村,2个社区,70个村民组,常住人口9036人。近年来,敖寨乡党委紧紧抓住党建和产业两个“龙头”,开拓进取、加压奋进,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昔日,敖寨乡瓮背村是万山区三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因耕地稀少,环境恶劣,发展一度陷入窘境。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按照“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山上种植了500亩油茶、300亩黄桃、200亩空心李,致力打造千亩精品果林,同时充分利用其余闲置土地,在林中发展起“跑山鸡”养殖,在山下发展起莲藕种植200亩,绘就一幅“春看桃花、夏赏荷花、秋天结果、冬吃莲子”的别样山水画。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我们瓮背村紧紧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目前带动就近就业务工1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0余人,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敖寨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谭丽飞介绍道。

  瓮背村的发展只是近年来敖寨乡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而食用菌作为敖寨乡主导产业,从平菇、黑木耳到香菇,再到羊肚菌,敖寨乡在食用菌发展的道路上脚步从未停歇。

  在敖寨乡中华山村食用菌基地,记者见到工人们正娴熟地装袋、制棒。2016年,中华山村支两委到浙江考察学习,将这种生长周期短、种植见效快、利益高的食用菌带回中华山村,并建起了食用菌基地,让当地村民稳了就业,多了增收路。

  中华山村村民张雪英一直在基地里务工,每天工资70元,一天做8个小时,一个月的收入至少有1700元左右。“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照顾了,政府搞这个产业的确为我们老百姓造了很大的福。”提起现在的生活,张雪英十分满意。

  从小规模分散种植,到基地化生产,再到出口创汇。如今,敖寨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发展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柱。 目前,敖寨乡食用菌年产量可达4600吨,远销怀化、贵阳、长沙、苏州等国内市场,食用菌的发展间接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200余人,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敖寨乡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郭立表示,“我乡主要以食用菌产业为主导产业,其他产业齐头并进,通过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目前我们的利益联结机制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源头。

  “我们坚决按照区委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围绕‘四新’抓‘四化’和‘1+N’的农业发展模式。一方面,我们将以食用菌为主导,努力打造‘1’这个品牌,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激活自身的潜力和动力,全力发展好平菇、木耳、香菇和羊肚菌四大菌种,力争实现食用菌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努力把敖寨建设成铜仁特色食用菌之乡;另一方面,我们以‘村有特色产业、户有稳定致富、人有一技在身’为方向,全力做优、做特、做强牛蛙、水果、生猪代养等,为敖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敖寨乡党委书记马筱锦说。(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