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3月3日电(牛峻峰 陈俊龙 闫文超)“这里的草莓很香很甜,露天成长有大自然的味道,周末了跟着孩子一起来这边摘摘草莓,在山坡上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受一下春天”,来自贵州望谟县城的王女士一家三口手上提着刚摘好的两篮子草莓,在田边玩耍。气温回升,春暖花开,这样的场景在望谟县坝奔村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春日的暖阳下,宽阔平坦的产业路一侧,12.6亩草莓已进入采摘期,一颗颗草莓成为了村民们振兴路上的新点缀,通过发展草莓种植产业,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工作喜讯频传。目前,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对口帮扶下,坝奔村草莓种植面积达12.6亩,为在家50余户富余劳力提供就业岗位,户均增收约3000元以草莓为主打产业的集体经济今年预计收入30万元,将成为坝奔村集体经济最大收入。

  路找对了,收入就上来了。站在20厘米宽凹进的垄沟里,半蹲缓慢前行,仔细察看垄背上每颗草莓苗的长势,像择菜一样将生长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小苗、弱苗更换……去年11月,在坝奔村草莓种植园,驻村第一书记李华辉和工作队成员正带领几个村民,熟练那地给草莓苗进行“梳妆”。

  “不要小看了这个环节,这在草莓种植中属于技术活儿,对村民的体力、经验都有较高要求。刚开始我们也没有头绪,后来请到草莓专家,手把手教给村民技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我们也成了行家里手。”李华辉在现场给我们介绍道。

  从“输血”到“造血”,发展什么产业当初也成为李华辉发愁的事情,他带领工作队走遍望谟县周边,发现县城周边没有休闲采摘基地,草莓价格又喜人,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草莓生长,靠近县城又成了草莓采摘的优势。

  如今正是草莓的成熟期,平均2天就要收获一批果实。为了保证长出的草莓个头大、品质高、口感好、卖相好,管理上就尤为重要。从事铁路货运工作的李华辉刚开始也是摸不着头脑,草莓苗到了,怎么栽、浇水?施肥?成了一道道难题。

  “哪里有种草莓的专家”李华辉在电脑前搜索。“热作所啊,那里都是种地的专家”媳妇的一句话让他思路大开,第二天一早便赶往县城,请来了当地热作所技术人员,手把手给村民教技术。

  草莓品种特性、草莓苗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在坝奔村草莓园的地头,一场以种草莓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得到村民认可,支部党员带头提问学习技术,在村的农户也来旁听,50多人把田埂围了好几层。

  “现在组织生活越来越规范了。通过村民容易接受的方式,让大伙儿掌握更多的技术,更好的运用到产业发展才是我们的目的”李华辉说。过去坝奔村党组织队伍不强,年轻力量少,活力不足。

  年轻人回来了,就更有希望了。以前,坝奔村和许多贫困村一样,年轻的劳动力在沿海打工,留在村里的“一老一小”生活成为常态,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是工作队一直思考的问题。

  要想让大家回来,先要了解年轻人的顾虑在哪。

  利用寒假、春节的时间,工作队成员召开大学生座谈会、青年带头人座谈会,围在老乡家的火塘旁,一聊就聊到深夜。

  “在外面做什么工作,担不担心家里老人孩子,想不想回来,现在有什么困难?”这些家长里短成了大家打开心扉畅所欲言的敲门砖。

  问题找到了,对症下药是关键。既让大家不走,还要赚到钱,那就得发展产业。

  新年座谈会上得知村里草莓项目要上马,在浙江务工的黄雄大哥就看到了村里的致富路,给李华辉打来电话:“李书记,我这边辞职不干了,回去跟你一块儿种草莓。”

  “从草莓栽种、打理、收获我都在这里,离家近工资也合适,主要是还能照顾家里人。日子越来越好,就跟草莓一样红火火、甜丝丝的。”如今成为村里致富带头人的黄雄大哥在草莓园忙碌着,在草莓变红的同时,他也开启了家乡的新生活。

  “今年通过种植草莓试试水,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其他经济作物,带动更多的人增收”,眼下,但凡有空,李华辉都会在手机上搜索草莓种植新技术或者找寻本地适宜种植的水果蔬菜新品种,因为他的眼里不止于草莓,“咱们这毗邻县城,我们想继续立足现有资源优势色,抓住农业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机遇,往现代农业的方向闯一闯,大力发展草莓采摘、种植体验等活动,让周边更多乡亲们积极参与,把腰包鼓起来。”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看着成熟的硕果,工作队又向着下一个蔬菜产业准备出发。在成都局集团公司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草莓示范种植,带领周边群众开展春种茄子、小南瓜等蔬菜,夏种西瓜,冬种草莓、白菜等经济作物,探索出土地长期轮种的模式,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未来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成都局集团公司将继续对坝奔村加大帮扶力度,促进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活力,将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谱写坝奔乡村振兴新篇章。(完)

【编辑:刘美伶 】关闭本页
【编辑:刘美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