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阳镇交砚村杨梅种植基地一角

  边阳镇交砚村杨梅种植基地一角

  中新网贵州新闻5月25日电(王孝文 黄万龙 黎庆贤 史传鸿)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时下,正值杨梅成熟时节,罗甸县1.6万亩杨梅开始大批量上市。在各个杨梅种植基地里,果农们忙着抢抓时节采摘新鲜的杨梅,各地的收购商也纷至沓来抢购杨梅。

  5月23日,在罗甸县边阳镇交砚村各个杨梅种植基地里,一颗颗成熟的杨梅红得发紫,令人垂涎欲滴。村民们提着竹篓、背着背篼,忙碌穿梭在杨梅林中,采摘杨梅供应市场,来自周边县市的收购商们也提早进入果园,抢购杨梅。

  “我们来交砚收杨梅已经有七、八天了,收了1万多斤,这里的杨梅外观、口感、品质各方面都很好。”惠水县客商梁江平说,他常年来罗甸县收水果、蔬菜,专门拉往惠水、贵阳一带销售。

村民在杨梅基地就近务工

  村民在杨梅基地就近务工

  在边阳镇交砚村“罗甸谭家洪四季生态果园”里,基地负责人谭家洪一边忙着指导村民们采摘杨梅,一边忙着过秤、上车,还不时地接听各地订购商的电话打来,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四季生态果园面积有150亩,种有枇杷、杨梅、黄金李、冬桃等品种,现在挂果的杨梅有20余亩,今年估计产值十余万元。”据基地负责人谭家洪透露,目前他已组织采摘销售了一万多斤的杨梅,收入了七万多元。

  “罗甸谭家洪四季生态果园”采取“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实现了就业增收。基地常年聘请务工村民4人,月务工收入3000元以上,带动交砚村及周边村寨群众季节性务工每年1600余人次,务工收入16余万元。

村民在杨梅基地就近务工

  村民在杨梅基地就近务工

  “我们这几天被请来采收杨梅,每天采收200多斤有100多元的收入。”57岁的边阳镇新塘村村民田儒光成为杨梅种植基地的季节性务工人员,每年在基地务工也给他增加了不少收入。

  “以前我们这些都是荒山,后来我们通过调整产业,现在变成了经果林,我们村的主打产业有杨梅、蜂糖李,杨梅种植一千多亩,挂果的有五、六百亩,现在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发展的积极性也很高。”据边阳镇交砚村党支部副书记龙宗良介绍,交砚村属罗甸县石漠化核心区,现有农户487户2061人,主要以务工和种养殖业收入为主。目前,全村种植杨梅、蜂糖李、樱桃等经果林2500余亩,挂果面积700余亩,年产值500多万元。2022年,全村实现人均纯收入11500元,种植业已经成为交砚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一颗颗红得发紫的杨梅令人垂涎欲滴

  一颗颗红得发紫的杨梅令人垂涎欲滴

  据了解,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罗甸县开始种植杨梅,主要分布在边阳镇、逢亭镇一带,经过30多年的发展,杨梅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一大致富产业。近年来,罗甸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杨梅种植,大大提高了群众种植积极性。目前,全县种植杨梅1.6万多亩,挂果面积1.2万亩,2023年,预计实现产量0.64万吨、产值3200万元。(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