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是惠水县新民社区明田安置点罗正明一家最开心的日子。当天,在惠水县明田街道办事处举行的2021年爱心助学金发放仪式上,20多家企业共同捐赠15万元,帮助辖区内60名大学新生圆了大学梦,罗正明的3个子女因为同时考上大学,成为受助仪式上最让人羡慕的一家子。

  大女儿罗应梅被遵义医科大学录取,双胞胎兄弟罗应碧、罗应亮分别被湖南工学院和青岛大学录取,而他的大儿子早在2019年已就读于贵州经贸职业学院。“是搬迁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罗正明感慨地说。

  今年黔南共有979名搬迁群众子女考取大学,成为搬迁后享受优越教育资源改变前途命运的新一代。

  “十三五”期间黔南共有24.73万群众搬出穷乡僻壤成为新市民。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入住、能否后续发展、能否稳定融入,是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最核心的内容。

  黔南先后出台《深化推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五个三”机制工作方案》《强化党的领导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新型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实施方案》、1架构3清单等系列指导性文件12个,用百般的呵护,保障搬迁群众稳定融入、完全融入新环境。

  稳就业、强治理、解民忧,黔南将“后半篇文章”书写得力透纸背、情韵悠长,为搬迁群众解了千般愁。

  党建引领,融入新环境

  2018年,陈远富一家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罗甸红水河镇罗暮社区的一个独家村,搬到县城斛兴街道学府家园的思源社区,拎包住进了100平方米的标准套房。

  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陈远富心怀感恩,义务当起社区联户长,包保社区23户人家,经常提醒包保户注意用电安全,讲究卫生,保护小区环境,不要高空抛物,帮助群众解决生活难题。

  这是黔南探索“党建+”引领,让搬迁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一个典型事例。为了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管理工作,黔南以“党小组建在网格上”为抓手,全面推动党的建设向网格延伸,构建“党小组+网格员+十联户”网格治理“铁三角”,全州设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党支部98个,党小组74个,为安置区配备812名网格员和3690名联户长。联户长由移民群众担任,参与社区管理,体现主人翁精神。

  103个移民社区,就是103个“小社会”。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生活习惯不同,每家情况不一,有的语言还不通,初来乍到,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困难,要管理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让搬迁群众快速融入新环境,黔南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五级书记抓后续扶持工作”,持续深化“五个体系”建设,建立三级包保责任机制,加大社区治理力度。

  健全以安置区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为纽带,以集体经济组织为支撑的“1+N”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全州10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设置党工委10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98个,党小组74个,“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比例达75%,3个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党支部”,1个社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发挥社区自治组织基础作用,推行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居民协调议事会议等制度,动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提升群众自治水平。在安置社区新设置街道办事处2个,成立社区居委会62个,居务监督委员会实现全覆盖,组建红白喜事互助组织51个,治保组织90个,劳务合作社58个,社区集体经济组织68个。

  州县乡三级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后续扶持专班83个,全州向移民安置区派驻第一书记84人,乡村振兴工作队85支552人,将安置规模小的安置区纳入属地管理。

  各地采取举办“移民夜校”等形式,教移民识字、电梯电器使用、过斑马线、乘坐公交等常识,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文艺巡演活动,增进群众间的互动交流,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圈”,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换。

  党建引领下,搬迁群众安下了心,扎下了根,渐渐融入新环境。

  安居乐业,迎来新发展

  乐业才能安居。

  稳定就业是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中最浓墨重彩的篇章,也是搬迁安置地各级党组织的发力方向。

  独山县鄢家山安置点搬迁群众邹元江和韦小静是一对90后小夫妻。搬进的新家园,资源要素富集,公共设施齐备,社区服务优质。夫妻俩决定创业,依托社区电商服务站向外推销独山农特产品,带动社区搬迁群众参与发展,人生开启了开挂模式。

  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定就业,黔南出台了《关于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就业帮扶车间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统筹发展资金,实施专项计划,抓实支持措施,强化配套服务,全力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帮助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工商联、人社、生态移民部门联合开展“万企帮万家”稳定就业行动,为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创造条件。

  目前,全州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建扶贫车间169个,开发就业岗位7136个,其中稳定吸纳移民就业3177人。建成扶贫基地58个,开发岗位6305个,其中吸纳移民就业1497人。

  为了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目标,黔南针对各安置社区采取分类指导、精准培训、建立劳务合作社、兜底保障就业等方式,建立搬迁家庭全员人口信息台账,开展“定向、订单、输出、扶智”常态化培训,在安置区成立劳务组织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就业,用好用活用足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生态护林员、就业援助、扶贫专岗等岗位。

  全州搬迁群众劳动力5.52万户13.56万人,稳定就业5.52万户12.86万人,就业落实率94.86%,实现1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户均就业2.3人,全州兜底保障就业8420人。

  稳定就业让搬迁群众腰包鼓了起来,安全感更足,幸福感更强。

  “五桥”“五家”,开启新生活

  “进城”,意味着摒弃千百年来固有的农村生活方式,开启一种全新的生活,不适应、难融入,生产生活和文化上的差异,成为不少搬迁群众的心理障碍。

  工会、团委、妇联牵头实施的“新市民·追梦桥”工程,给搬迁群众构筑的温馨家园,解了移民群众生活之忧、发展之难、思想之惑、思乡之愁,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中最亮眼的章节。

  全州共在安置区设置工会103个、团委76个、妇联98个、老年协会90个,开展纠纷调解、健康养老、教育培训、邻里互助、居民融入及生产技能服务等活动,支持社会组织承接管理和参与社区治理,齐抓共管社区管理服务。

  通过搭建感恩桥、致富桥、连心桥、平安桥、融合桥“五桥”,创建奋进之家、幸福之家、温暖之家、和谐之家、文明之家“五家”,一大批搬迁群众加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建成扶贫基地、扶贫车间、巾帼手工坊等223个。发放青扶贷、妇女小贷、惠工贷117笔479.9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3422人,开展“爱心陪伴行动”644次;化解劳动争议、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矛盾206次;开展家风家训等宣传教育活动123场,建成“新市民追梦书屋”114个;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妇女、最美青年等群众性评选活动19次……

  有事做、有钱赚,生活就有奔头,安置点成为搬迁群众的温馨家园。

  “十四五”期间,黔南将围绕“四新”要求,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融入“四化”战略,强化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带动、旅游产业化带动,将移民安置区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重要板块。围绕工业六大主导产业承接经济发达地区企业转型,带动移民就地就近就业。壮大农业六大主导产业,盘活迁出“三块地”。将毗邻旅游景区的安置区和整体搬迁的传统村落、特色村寨纳入旅游产业规划,带动安置区经济发展。

  24.73万农村群众告别山沟沟,从山区贫困户变成城镇新市民,来到新家园,住上新居所,开启新生活,这一步,跨越千年。(刘雪红)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