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开花刺梨香,秋收采摘闪金光。”

  ……

  今年成熟的刺梨鲜果。姜宁 摄

  当下的野钟乡,漫山遍野都是刺梨丰收的喜人景象,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刺梨清香。村民徐天勇正在他家的刺梨地里忙碌,今年刺梨成熟,他还专门雇佣了附近的乡亲一起帮着采摘。

  水城区野钟乡野钟村刺梨种植户徐天勇介绍:“这个刺梨,金黄亮色,拿起心头热乎,大家摘起心头也愉快。每天我们有30多个人来采摘,要摘7至9千斤左右,现金收入在2.7万元到2.8万元左右。”

  种植户徐天勇在刺梨地里采摘刺梨鲜果。姜宁 摄

  别看现在说得头头是道,几年前徐天勇还只是个“门外汉”。他和刺梨的“缘分”,还要从村里的一次外出考察说起。2014年,野钟村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为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村里组织9位村民代表前往了龙里进行考察。

  “原来我们野钟乡野钟村田坎上、山坡上都有野生刺梨,但是当时农户不重视,不知道它的好处。2014年,我们外出考察学习后,发现我们这里的气候土壤比较适合种植刺梨。看到人家能把刺梨种好管好,我就想我们这个地方也能把刺梨种好管好,获得大丰收,增加大家的收入。”水城区野钟乡野钟村党支部书记唐发开说。

  野钟乡群众在刺梨基地采摘刺梨。姜宁 摄

  经过多方求证和比较,最终,野钟村决定大规模种植具有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树冠繁茂等特征的刺梨,在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涵养水土、绿化荒山,不过在一开始,徐天勇及一些村民并不太乐意。

  徐天勇坦言:“我当时就想,刺梨种下去要两三年后才能挂果,太难等了,而且长出来还不晓得管不管钱,就不敢种。”

  “起初老百姓都不积极,我们只能采取合作社流转种植,然后又返租倒包由老百姓管护,我们合作社来承担风险,老百姓赚钱,这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水城区野钟乡林业站负责人唐忠广如是说。

  农户采收刺梨。姜宁 摄

  2015年,野钟村流转各类荒山、坡地,一次种下了2800多亩刺梨。在种植发展过程中,农技人员还持续深入田间地头,为村民免费现场教学、组织培训,也让不少种植农户成为了刺梨“土专家”。

  水城区林业局高级工程师何永升告诉记者:“我们会在刺梨的各个关键期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同时,科技特派员也会随时跟进农户的种植管护情况,他们遇到问题可随时咨询我们,为刺梨管护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确保刺梨高产、稳产、品质优良。”

  农技专家在刺梨基地里讲解修枝整形要点。陈婉莹 摄

  专业的管护外加适宜的气候土壤条件,让刺梨种植效果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显现,刺梨产业逐渐在野钟村、野钟乡扎根,并不断向周边乡镇拓展。

  “种刺梨,政府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给我们提供幼苗,从种到收都有人管理,所以我就把我家10亩坡地全部都种上刺梨了。”徐天勇对于现在刺梨产业的发展很满意。

  化乐镇泵井村刺梨收购现场。周仁富 摄

  水城区化乐镇泵井村刺梨种植户王玄志高兴地说:“种这个刺梨,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现在我种了80多亩刺梨,明年准备发展到200亩以上。”

  从2014年发展至今,水城区刺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0.3万亩,涉及25个乡镇,96个村居,覆盖农户3.7万户16.2万人,刺梨产业已经成为水城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姜宁)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