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2月8日电(李玉香)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威宁县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对照62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县级层面清单164条具体任务,有步骤有组织地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壮大了一批富民产业,落地了一批重大项目,建立了一批长效机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28件。

  资料图。威宁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需求点找得准,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聚焦群众需求找问题。把群众的呼声作为雷达信号,主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对照群众的意见建议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同时还要积极搭建各种表达平台,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让基层群众多提意见和意见。立足自身岗位找问题,主动查摆工作领域没有落实到位的问题,善于从年度重点任务中找到问题线索、堵点痛点,牢牢掌握问题化解的主动权。紧盯民生短板找问题。聚焦民生领域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就在什么方面下功夫,敢于刀刃向内,在抽丝剥茧中找准病灶,找准民生“需求点”,靶向发力。

  行动上瞄得准,把暖心服务落到实处。“我为群众办实事”不仅是一次办实事、办好事的活动,更是一次传递党组织温暖,彰显为民情怀的活动。威宁县各级党员干部主动下基层、进社区,聚焦排查出的问题短板进行集中“诊疗”。深入开展线上“民意直通车”活动,通过更便捷、快速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听取意见,破解难题。对于群众反馈的诉求,决不拖延推诿,可以解决的要现场解决、马上就办;对于不能现场解决的,作好记录、及时上报,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协同解决,同时做好后续跟踪工作,确保问题解决见效,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制度上跟得紧,推动活动常态化见效。办实事不是简单帮钱帮物,要同步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推动活动走深走实。威宁县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员干部进社区”等形式,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等活动,通过以上系列活动搭建党群“连心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解民忧、办实事”工作机制,根据群众需求“点餐式”为群众服务,时刻关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均衡等民生重点,动态跟进和调整清单台账、工作举措、责任人、完成时限等相关内容,提高为民办实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截止目前,全县各参学单位建立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各项长效机制共100余个,在一系列长效机制的推广与完善之后,助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