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3月28日电  自2012年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开展以来,安顺市67个村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各级政策、资金支持和传统村落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村落风貌逐步提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相结合,走出一条既实现保护与发展,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2021年来,安顺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部署,持续用力,印发了《安顺市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五年实施方案(2021-2025年)》,凝聚干事力量,通过打好“三张牌”,全力推动安顺市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

  一是打好“特色文化牌”,助力传统村落走向世界舞台。安顺市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文化特色,依托全市少数民族传统建筑风貌,编制了《安顺市农村建房通用图集》,图集包含屯堡、布依、苗族民居等类型共52种户型,引导传统村落群众结合实际新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同时,在全市省级传统村落示范村以及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集聚区均落实驻村团队陪伴式指导服务,专业的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参与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文化挖掘工作中,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指导示范村制定保护发展实施方案及设计方案,逐步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安顺市传统文化,打响金字招牌。如:2022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团队与安顺市建筑设计院合作的高荡布依山村保护更新项目更是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奖项之一Architizer A+ Awards的建筑+社区类别中荣获荣誉提名奖,高荡村传统村落保护更新已走向世界舞台。

  二是打好“活化利用牌”,助力产业提升焕发村落新活力。安顺市积极探索传统村落活化利用路径,推动村落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助推旅游产业化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如:镇宁县高荡村以传统村落文化为基础,推动以沉浸式民宿体验、嵌入式旅游演艺为主的智慧旅游高质量发展。春节期间,传统村落高荡村特别从周边县区邀请了21支布依族歌舞队来参加“千年布依,魅力高荡”特色民族歌舞大赛,同步举行的篝火晚会从正月初一持续到了正月十五。今年春节以来,高荡村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走在高荡村大道上,时不时能听到当地村民高昂且充满热情的声音,“5斤8两!”高荡村柴火鸡店老板娘廖兴芹麻利地将倒挂在秤杆上的鸡翻了过来,笑呵呵地给游客展示,“喏,你看这‘毛衣’,绝对跑山鸡,包你满意……”廖兴芹告诉我们,这几天她家经营了两年多的柴火鸡火锅店迎来了消费高峰,平均每天能杀40只鸡,总收入累计已达2万元左右。经过特色打造,高荡村乡村旅游持续火爆,前来游玩的游客和村民络绎不绝。据了解,经过传统村落示范打造,高荡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6850元增加到2022年的22000元。

  三是打好“示范引领牌”,以典型效应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再上新台阶。结合安顺市传统村落特色文化及保护利用方向,以6个省级示范村,1个省级示范集聚区,2个市级示范集聚区,9个省级共同缔造试点,31个省级数字博物馆试点的各类试点建设为主抓手,持续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带动其余传统村落协同发展。如:安顺市经济开发区阿歪寨村2020年被评选为省级传统村落以来,积极探索推行党政主导、要素主攻、改革主推、群众主体的“四主”模式,逐步引导外出村民返乡参与村落保护,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共同缔造”新格局,成功被国家住建部纳入了贵州省“共同缔造”试点村,在全省传统村落示范村阶段性评估中获得了全省评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其中“四主”共同缔造模式多次得到住建部、省住建厅的经验介绍及推广,村落保护利用经验为其余村落保护利用提供了可靠借鉴;如:黄果树旅游区2021年被评选为省级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集聚区以来,积极盘活村内闲置房屋,对石头寨村普叉组进行修旧如旧打造,引进匠庐·村晓民宿项目,通过引导差异化经营,深入挖掘布依族当地文化元素,打造特色亮点,形成了网红打卡热点,有效带动了46名农村群众就业。目前该村集体收入每年达10万元,综合收入已达200万元以上,人均年收入达9850元,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产业提升,为村内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提供了新路径。(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