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特校残障学生实习及就近就业”的助残就业活动在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举行。39名来自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走进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参观试岗,就职于该公司的“特殊”职工郑秀正在用手语向同学们介绍公司相关情况。

  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工艺美术品开发和生产动漫衍生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公司现有员工980人,已建成36套自动化生产设备和72条先进的动漫手办生产线。该企业主动对接学校,积极与毕节市七星关区中等职业学校、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动漫衍生手办生产实践中心,组织相关学生了解实践涂装、手绘等产品工艺流程,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校企共同打造兼具生产、教学和研发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生产性实践基地。

  “产教融合,指的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将产业和教学密切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形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全新办学模式。”“据国家税务总局非税收入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6月8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国资委联合制定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发改社会〔2023〕699号印发),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扶持组合举措。”

  “税务部门一直非常关心我们企业的发展,经常通过微信给我们推送各种税收优惠政策。2023年,公司累计享受各类税费优惠140余万元,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实,有效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为持续加大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基金’也让我们更加坚信校企合作是一件‘双赢’的好事!。”该公司总经理王冬阳说,

  毕节市税务部门,毕节市税务部门立足税务职能,与职业院校相对集中的高新区党工委、职业院校等部门通力协作,形成“政税校企”联动机制,明确政策口径,畅通业务衔接,积极落实产教融合税收激励政策。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找准税惠落实切入点,抽调青年业务骨干组建“诊税团队”,走进企业开展调研走访,主动问需、助企纾困,落实产教融合税收激励政策,助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决包括职校毕业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要发挥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作用。《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促进职业教育集约化和集团化办学,推动行业协会、骨干企业、职业学校联合组建产教融合联盟,实现学校、企业、行业和区域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毕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顾韬说。“校企合作不仅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招,也是让本地职业院校服务支持当地企业发展一剂良方。我们主动对接各职院校加强与优质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持续拓宽就业渠道。毕节市七星关职业技术学校与园区多家企业通过制订培养方案、开办订单班、建设实训基地等方式推进产教融合,努力让职校生毕业即就业。”

  “在高新区党工委的帮助下,我们学校和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学校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共同助力落实残疾学生毕业能就业的产教融合工作。”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甘雨副校长说。

  “产教融合型企业在促进人才链和产业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税务总局毕节市税务局总会计师吴凝说。下一步,税务部门将持续关注企业发展,加强政策执行,结合实际工作提供政策建议,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并做好产教融合激励政策的具体落实工作;继续在政策宣传和涉税服务上加码加力,确保支持政策落到实处,促进产教融合,形成激励试点的政策导向和改革推力。(王琳棋 童霖 韩秀梅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