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新春伊始,贵州、江苏携手翻开了两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崭新一页。

  2月20至23日,在贵苏两地各级民宗部门及有关单位的组织下,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多家企业携近千个岗位走进乌蒙山区,来到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大方县和六盘水市盘州市,开展“乌蒙同心、贵苏协作”红石榴就业行动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招聘会,两地共商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工作、共谋发展良策、共绘美好蓝图,以跨区域流动就业为抓手,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江苏所需”与“贵州所能”互补的平台

  “单位有没有为职工买社保?包吃包住吗?”“这次招聘是工厂直招还是和第三方合作?”“报销往返路费,工作环境有中央空调,冬暖夏凉”……三场招聘会场场爆满,场面十分火爆。

  在大方县奢香古镇招聘会现场,今年43岁的周文敏,手中拿着两份企业宣传单,眼神里充满期待。

  “我的右腿受过伤,行动不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碰碰运气,没想到真的有合适的岗位。”周文敏告诉记者,目前心仪的两个岗位都是坐着上班,比较轻松,和家人商议后就和招工单位联系。

  彝族姑娘罗瑶是一名药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今年23岁,带着50岁左右的父母来找工作。

  “夫妻俩一起到我们单位务工,提供夫妻房。明年女儿毕业后直接来上班,药学专业可以从事化验员的工作,有晋升空间,学历提升还能报销学费。”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长杨明卖力地向罗瑶一家三口介绍企业情况,积极为他们匹配岗位。

  此次招聘活动,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给求职人员打了一剂“强心针”,也为企业提供了展示成果的窗口,是劳动者和用工单位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的有效平台。

  “这是我们公司第一次来贵州招聘,共带来100余个岗位,没有相关部门的支持,大家不会如此信任我们。”扬州旭升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良透露,此次招聘很顺利,借机了解到很多信息,公司计划利用赶集的机会,进一步走进贵州的村村寨寨招工。

  2月23日,盘州市胜境广场人潮涌动,即将毕业的贵州理工学院大学生周云贵是众多应聘者中的一员。“这些企业的工作环境、住宿条件都很好,但离贵州太远了,我想在近一点的地方上班。”

  听到周云贵的求职意愿,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刘俊伟第一时间做起职位推荐。

  “我们公司的产品服务工程师岗位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到江苏总部实习一年后,可以安排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西南片区办事处上班。实习期间每个月工资5000元,正常缴纳五险一金。”刘俊伟的一番介绍,给周云贵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次招聘是统战部门、民宗部门、人社部门牵头组织的,大家可以放心应聘。”“这些企业在当地都有一定影响力,有的还是上市公司……”每一场招聘会,有关单位的负责人都积极主动为企业作推荐,为求职者寻找岗位,助推招聘会顺利进行,圆满成功。

  江都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劳动就业中心主任张昊表示,这次招聘整体达到了“江苏所需”与“贵州所能”互补的预期效果。贵州人力资源丰富,江都区工业实力雄厚,希望两地能形成长期合作,“点对点”精准开展劳务输送。

  截至目前,赫章、大方、盘州3地约有350人现场达成用工意向。

  让求职者“放心、安心、暖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招聘会现场,用工企业的福利待遇成为大家关心的重点话题。

  金银山社区是赫章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居住着搬迁群众13000余人。

  2月20日,搬迁群众余运一边认真听着企业的介绍,一边仔细翻阅手中的招聘信息。

  “我在外务工已有十余年,主要从事门窗、门锁安装方面的工作。今天来招聘的单位工资和我现在差不多,但福利待遇比较吸引人。”余运告诉记者,企业能够提供“五险”,这是让自己最心动的地方。

  作为三个孩子的父母,杨华夫妻俩外出务工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江都区民宗局副局长仇志勇的介绍,打消了夫妻俩的顾虑。

  “我们联合了人社、教育等部门,力求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当地居民一样,平等享受相应的教育政策,免费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仇志勇说。

  据介绍,江都区“红石榴就业行动”由区委统战部牵头,成立了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小组,实现信息共享、问题会商、服务联动。为最大限度让求职者“放心、安心、暖心”,江都区坚持主动靠前服务,通过走访区内重点企业、调研劳务输转情况等方式,建立本地企业岗位供给清单和劳务输出地求职需求清单,做好企业用工情况跟踪,着力保障务工人员的权益。

  “民宗部门和人社部门都会进行用工后续跟踪,了解企业的留工情况,务工人员的工作情况、融入当地生活情况、工资福利待遇保障情况等。”仇志勇说。

  “我们会登记用工人员信息,每年到企业走访。在当地,除了基本的‘五险’,很多企业还购买了住房公积金,提供免费食宿、往返探亲补贴等。”江都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

  让求职者“放心、安心、暖心”,不仅需要有关部门做好工作,企业的关怀也是重要的一环。据介绍,当地企业常态化组织团建、旅游、家庭走访等活动,多措并举让职工更好融入当地生活。

  “我正月初四就到贵州来走访慰问了,这是每年都要做的工作。”杨明介绍,公司希望能借走访机会和职工交心谈心,了解大家的务工感受和需求,以及看病就医、子女入学等情况,竭尽所能解决职工的务工难题。

  共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

  “绿水青山多锦绣,金山银山好家园,石榴籽籽共怀抱,中华民族一家亲,一家亲……”2月22日上午,歌曲《石榴花开心样红》响彻大方县奢香古镇上空。广场上,汇集了来自安乐彝族仡佬族乡、红旗街道、慕俄格街道等地的应聘人员。招聘台上方,“凝心聚力谋发展 山水相依谱新篇”的宣传标语惹人注目,穿插在招聘会中的《天麻情》《画梦》《阿依莫》等歌舞表演,为活动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这是我第一次亲临现场实地感受贵州的民族风情,既独特又富有魅力,让人印象深刻。”扬州市民宗局有关工作人员说。

  多彩贵州与美丽江苏,虽相隔上千公里,但联系紧密。从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到签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跨区域协调合作协议,再到开展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招聘会,签署《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跨区域协作协议》……展眼望,贵州与江苏“越走越亲”。而这份跨山跨海的贵苏情谊,早已有了生动实践。

  “在我们企业上班的贵州籍职工有70余人,包括汉族、彝族、布依族、水族等。工作时间最长的有十多年。每当公司组织团建活动,他们会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闲暇之余,就聚在一起做刺绣,纳鞋垫,还经常主动赠送给我们,贵州人太热情了。”杨明说。

  在大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邹渐看来,此次活动既是推动东西部协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探索,也是落实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的重要举措和积极尝试。

  据介绍,目前,江都区“红石榴就业行动”民族地区用工人员主要集中在云南、甘肃、贵州、青海等地,涉及近20个民族,规模有5000余人。

  征鹏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我们将继续加强和贵州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两地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着力解决好企业的用工需求和贵州群众的就业需求。”仇志勇说。

  参加此次活动的各地民宗部门均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实现双方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共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助推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贵州民族报 缪富霞)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