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贵州省刺梨学会第五次刺梨产业科技创新学术交流会在“中国凉都·康养水城”召开。会上,水城区委书记陈石围绕“选择、探索、机遇”三个关键词作了《水城区刺梨产业报告》。陈石说,昨天,水城刺梨从“默默无闻”走进“大众视野”,今天因“恰逢其时”登入“大雅之堂”,明天将“出新出彩”吸引“大千世界”。

  何思鸣 摄。

  据悉,近年来,水城区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四新”抓“四化”,大力建设刺梨“千斤园”,推进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刺梨全产业链。目前,水城区已布局种植刺梨40万亩,覆盖25个乡(镇、街道)96个村(居),惠及农户3.7万户16.2万人,为全区森林覆盖率贡献了8.77个百分点。

 交流会现场

  报告全文:

  康养水城,地处中国凉都·六盘水的腹地,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心灵栖息之地,是一个“清凉世界”,世人都说“人生如意事,酷暑到凉都”。这里有让你皮肤感觉最舒适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有横跨云贵、高耸入云的“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有蜿蜒曲折、峰林争高直指的北盘江大峡谷;有中国纬度最低的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当然,这里还有今天的主角——刺梨。

  刺梨是水城区常见的物种,千百年来生于斯、长于斯,深山路旁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特别是土地贫瘠的地方都能顽强生长。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殷切嘱托,围绕“四新”抓“四化”,大力建设刺梨“千斤园”,推进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区已种植刺梨40万亩,形成了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刺梨全产业链。

  围绕水城刺梨产业,我想从“选择、探索、机遇”三个关键词,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朋友们分享我的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个关键词:选择

  我和农业,有着不解之缘。大学在农科学校求学,工作后在县区分管农业,在机关工作期间直接负责和农业有关的工作。可以说“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我非常关注的领域。正因如此,无论是在市林业局,还是在市发改委,直至来到水城区,刺梨产业都牵动着我的心,让我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

  因为我知道,小小刺梨,能给山区群众带来希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选择,关键在于发现——

  刺梨,千百年来生长在黔中大地,有“炎黄圣果”的美誉,是大自然的馈赠。特别是我们水城区,无论是生长条件几多艰难,“她”都遵循着四季规律,向明而生、向阳而盛,如约迎来春的萌发,结出信守生命诺言的绿果。但因司空见惯和貌不惊人,在“茫茫果海”中被忽略了很久。

  选择,一路几多艰难——

  水城区地处乌蒙腹地,喀斯特地貌广布,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几十年来,水城的历届党委政府为了解决贫困问题,苦苦追寻、上下求索,先后尝试引进过很多产业,花费了不少心血,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终究没有如我们所愿,看上去很美的产业,却收效甚微。

  选择,需要久久为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直到这个司空见惯的山间野果——刺梨的出现,为我们带领山区贫困群众致富带来了新的期待、新的路径、新的气象。通过试种、扩面、提质、增效,小小刺梨完成了从“处处有,处处不成规模”,到“处处有,处处都是希望”的逆袭。

  于我们水城而言,选择了刺梨,就选择了未来。生于贫瘠之地,但蕴含丰富营养;浑身布满细刺,却速成市场宠儿;个头虽然不大,终成惠农法宝;没有婀娜之姿,反成就生态之美。

  目前,水城区的40万亩刺梨覆盖了25个乡镇街道96个村居,惠及农户3.7万户16.2万人,为全区的森林覆盖率贡献了8.77个百分点。十四五期间,我们还将再接再厉,在补短板、提质量、增效益上下功夫,完成“千斤园”建设12万亩。

  第二个关键词:探索

  每一个成功的产业,都有一段曲折的过去。

  刺梨,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家伙,很长时间都难为人们所接受。

  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我们野钟乡野钟村有一位名叫唐召良的退休村医,做了一辈子医生,熟知药理的他却对刺梨种植“不感冒”——东西是好,可种这么多,怎么卖出去?如今的他,却是当地刺梨种植的大户,已经70多岁的老人,几乎每天都会到自家刺梨园里走走看看、修修剪剪。老人的想法很简单:“这样可以让果子结得更大一些。”

  探索,因为刺梨有值得考究的内涵——

  “她”和许多被人为干预的农作物不同,千百年来刺梨始终如一,基因不变、果性不改。维生素及单宁含量很高,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每100克刺梨果肉含维生素C高达2075~2725毫克,是苹果的800倍、香蕉的400倍、西红柿的22倍,就连我们普遍认为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猕猴桃,也只有刺梨的十分之一。

  “她”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在刺梨含有的18种氨基酸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同时,刺梨还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也就是电视上广告常说的SOD,以及过氧化物酶等等,既可以抗衰老,又可以美白。《贵阳民间药草》《贵州民间方药集》《重庆草药》《本草纲目拾遗》等中草药典籍中,用刺梨制成的中药配方也不胜枚举。

  探索,因为刺梨有值得期待的惊喜——

  2018年3月,在水城的历史上注定不平凡,因为我们拥有了关乎全区刺梨产业发展未来的“孵化器”——年产能达12万吨的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原本味道又酸又涩的刺梨,通过研发加工后,变成了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的原浆、含片、饮料、果脯、口服液、护肤品等商品,成为当下国民津津乐道的健康新产品,可谓“山沟凤凰”飞入“大雅之堂”, 岂不令人惊喜。

  近年来,公司已注册“吉梨到”“云上刺力”“初好”“冰点”等品牌商标,取得自主专利近30项,已成功研发上市“刺梨气泡水、初好刺梨原浆、SOD口服液、吉梨到复配饮料、刺梨清嘴含片、刺梨速溶茶”等多款产品。先后入选全省首批“16+1”农产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 “千企改造”工程省级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

  探索,因为刺梨有值得坚守的情怀——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谆谆教诲我们,“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作为水城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之一,我们用好用活“三变”改革这条“金腰带”,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大力发展刺梨产业,形成了“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水城样板”。

  水城区有一位叫邓吉栋的农村老党员,自发编了很多首刺梨歌,把发展刺梨产业的情怀进行了生动的诠释:“刺梨产业好处多,我种刺梨几大坡,青山绿水生态美,增收致富暖心窝”“刺梨种植我们跟,今年产量要大增,只要我们跟党走,家家致富又一春”。

  第三个关键词:机遇

  机遇,带来了灵感、激发了动力。抓住机遇,就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机遇,来源于广大市场需求——

  绿色、生态、有机,是市场供给的主旋律,品质是稳站市场C位的保证,绿色是健康生活的IP。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康养产业即将大行其道,发展食药两用的刺梨产业,可谓“正当其时”。

  机遇,来源于好的政策方略——

  围绕“四新”抓“四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刺梨都有“用武之地”,都能“大展宏图”。特别是国家、省、市聚焦推进农业现代化,准备了大量的“政策礼包”,给我们撑硬了腰杆、打足了底气、坚定了信心。

  机遇,来源于打造康养水城——

  今年,我们立足实际、立足未来,在“生态水城”的基础上,提出了“康养水城”。康养产业的发展,刺梨 “当仁不让”,高质量的康养产品,需要刺梨来提供支撑;高品位的旅游开发,需要刺梨来美美与共;高效益的经济发展,需要刺梨来作出贡献。

  昨天,水城刺梨从“默默无闻”走进“大众视野”;今天,水城刺梨因“恰逢其时”登入“大雅之堂”,明天,水城刺梨将“出新出彩”吸引“大千世界”。(邓运)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