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1日电 题:贵州土壤专家刘艳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作者 马云飞 苏贤坤

  在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艳霞的办公室,衣架上挂着一顶草帽和旁边摆着的一双胶鞋,这是她随时准备走入田间地头的装备。

  2010年,28岁的刘艳霞正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植物营养学专业博士学位,被学校导师安排,来到了贵州省烟科院开展博士论文研究。“山多、人穷、偏僻、荒凉” ,是她从小对贵州的印象。然而,当她走进烟科院的实验室,一应俱全的先进科研设备,却让她眼前一亮。“一流的仪器设备对一位在科研事业上有追求的年轻人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她说。

  作为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贵州在同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展开贵州地图,92.5%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大娄山、武陵山、苗岭、乌蒙山等四大山脉,使得贵州成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耕地农田相对破碎。由西向东近2000米的海拔落差,造成贵州各地不同的气候环境和差异巨大的土壤结构。这些丰富多样的土壤,恰恰成为刘艳霞博士从事土壤微生物研究的科研“沃土”。

  2011年,刘艳霞与同事一起来到黔东南州天柱县调查土传病害工作,一位皮肤黝黑、满手老茧的烟农怯怯地挡在了她们路前。“专家,能不能到我家地里看一看,烟苗都养不活啊!”随即,刘艳霞与团队成员一道来到烟农的地里,发现烤烟大面积萎蔫,根茎性病害发病严重。一大片耷拉的烟叶与烟农泛泪的双眼,深深烙在了她的心底。

  像这样的问题,在贵州还有多少?彼时,这位从小生长在华北平原的城市女孩,心里坚定了一个信念——要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大地,要用科研成果造福山区农民。

  土传病害的防治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如何在有限的土壤中,让烟叶健康地生长?朝着这个研究方向,刘艳霞常年白天在田间地头,晚上在实验室,不分昼夜地潜心研究。2012年,刘艳霞团队研发的第一代多功能生物有机肥面世。

  “第一代生物有机肥采取的是单一微生物对土壤进行改良,比如我们在毕节产区采集土壤,然后在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功能微生物,再用于毕节产区。”刘艳霞介绍,在第一代生物有机肥的使用推广中,团队很快发现了一些问题。

  针对发现的问题,刘艳霞团队历时4年,于2016年推出了第三代生物有机肥,相继攻克了生物有机肥的普适性和微生物定殖难题。“第三代生物有机肥的菌剂是完全来自于土壤,整体扩繁,把可培养的、不可培养的微生物都加入进来,这样既可以发挥不可培养微生物的作用,又将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全部发挥出来。”

  刘艳霞团队长期辗转省内各大烟叶产区,根据各产区的土壤实际情况和有机废弃物资源特征,先后开发出酒糟有机肥、菇渣有机肥、油枯有机肥等产品,在全省累计推广300余万亩,有效降低化肥的投入量,增加了烟农的收入,得到了全省烟叶产区和烟农的广泛认可。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该成果新增经济效益近5亿元,受益烟农近20万户。

  “我们的研究成果是要实实在在的转换到田间地头中去的,多功能生物有机肥不但对烟叶种植有帮助,对大农业中其它作物的种植同样有帮助。”刘艳霞说。2018年,修文猕猴桃一园区负责人找到刘艳霞寻求帮助,想进一步提升猕猴桃的口感。刘艳霞带领团队到园区对土壤进行查看后,建议增施生物有机肥,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性质和生物活性。园区负责人采纳建议后,园区的猕猴桃口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到贵州十二年来,刘艳霞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4项。今年,刘艳霞荣获“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行业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光荣当选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

  目前,刘艳霞团队又把目光瞄准在了障碍土壤有害物质的负向消减上,从“减少有害物”入手,解决土壤的“亚健康”问题。她和她的团队,都希望用微生物点亮烟草农业的“绿色未来”。(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