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5月12日电(袁超)5月12日,是中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贵州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应急厅厅长周乐职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贵州将大力提升灾害防治能力,共建平安美好生活。

  贵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境内山高、谷深、坡陡,气候变化复杂、多样,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自然灾害多发、易发,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无灾不成年”的说法。近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防治结合,落实有力措施,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努力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份责任!”周乐职认为,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全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洪涝、干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高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对此,周乐职表示,贵州将锚定目标方向,扛牢灾害防治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各级减灾委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强化部门协同,明确职责分工,形成整体合力,加快推进《贵州省自然灾害防治条例》等防灾减灾救灾地方立法,制定《贵州省重大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制度》,健全灾害事故案例库、数据库。

  同时,贵州将持续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八项重点工程,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脆弱性目标场所、重大基础设施周边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和工程治理。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提升行动,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并全面落实《贵州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灾害特点,分类分级修订完善各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科学有效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综合救援能力,建强地震、山地、水域等专业救援队伍,建立社会救援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机制。

  “推进共建共治,筑牢防灾减灾人民防线。”周乐职介绍,近年来,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多举措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常态减灾、应急救援、过渡安置、恢复重建等工作,积极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实施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工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灾情发生,灾后保障是关键。近年来,贵州坚持应急救助与专项救助相结合,全面落实灾害救助各项政策,不断提高受灾人员救助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标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贵州受灾人员救助标准。“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有卫生防疫措施。”周乐职介绍。

  “不断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应急人的职责所在。”周乐职如是说。(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