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10日电 (李斌)“教育是最接近追求生命意义的一种事业。”“一走向讲台,一走近孩子,我的生命就开始唱歌。”这是“80后”教师邱光香最喜欢的教育名言。

  曾长期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的邱光香,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钟灵乡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锦屏县四小教师。

  2021年9月1日,邱光香积极响应“三区”教师支教计划的号召,来到三穗县桐林镇中心小学进行支教帮扶。工作中,她模范践行支教帮扶教师岗位职责,因之前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为了到县外充电提升自己,她怀着强烈的激情开始了支教生涯。

  刚到三穗县桐林镇中心小学,邱光香就接手一年级班主任,为了能准确地填报好学籍报表的相关数据,开学第一周她便每家每户的打电话了解相关信息,得到第一手资料后,她把三类特殊家庭的孩子作为第一个月的家访对象。

  杨精昂是邱光香家访的第一个学生,2021年9月21日上午因为召集全班家长到校开家长会,邱光香会后特意把杨精昂的奶奶留下,告知家长放学后要驱车去孩子家坐坐。“5+2”课后辅导完成后已是下午五点,邱光香就到街上匆忙买了一板鸡蛋和一些糖果,来到桐林镇捧相村。

  刚下车,杨精昂的奶奶、姑姑、妈妈便到马路来迎接,孩子妈妈看着她傻傻的笑,笑得可开心了,奶奶驮着背,一边示意姑姑接过鸡蛋一边告诉邱光香:“这是孩子的姑姑,今天特意打电话让姑姑来帮忙做饭的,因为精昂的爸爸妈妈都是残疾人,精昂这孩子相比他爸妈算是聪明的了……”

  没等孩子奶奶说完,心里有些难受的邱光香就含着眼泪对孩子奶奶说:“看到你们如此盛情,我很感动,但你们没必要那么盛情接待,我就是你们的亲人,你们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孩子。”

  到了2021年9月中旬,有了第一手家访资料后,邱光香便开始“对症下药”,把38个孩子按性格、自我管理、学习习惯等差异搭配分成9个小组, 用奖励积分贴的管理机制来让孩子们进行合作学习。

  每天除了课表上安排的17节课之外,邱光香中午还坚持到教室照看孩子们午休,一个星期三天的课后辅导结束后,晚上也对寄宿生进行辅导。她原以为她工作的热情可以达到忘我,但当她音乐课上再也开不了腔唱歌时,才知道她的声音嘶哑了。于是,她每天把闹钟调到六点二十起来跑步,只为不丢下更多的学科教学……

  邱光香原以为,只要照顾好自己便有能力服务好学生。但她却忘了,自己还有一个角色,那就是“母亲”。

  支教一个月后,邱光香第一次到幼儿园接孩子,当时孩子在队伍里右手提着小被子,背上背着书包,胸前挂着保温杯,极力垫起脚尖向她招手,并高呼:“妈妈、妈妈”!那天夜里,孩子对她说:“妈妈明天你一定要送我去学校!”

  国庆结束后,邱光香趁孩子还在熟睡,便驱车赶往支教的学校,刚准备进教室,便接到孩子哭哭滴滴的视频,孩子在视频里说:“妈妈是骗子,答应送自己上学的,为什么起床就没妈妈了。”

  2022年3月24日凌晨,邱光香学校所有教师加入了三穗“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抗疫队伍,从接到通知便通过班级群及电话的方式一家一户的进行排查,凌晨四点多便起床到学生宿舍去组织学生清理生活用品,天一亮便有序地组织学生转移居家隔离。

  疫情结束后,校园生活开始恢复正常。“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白天尽量的用工作麻醉自己,有晚自习的时间就辅导寄宿生。” 邱光香说, 没晚自习的时间就坚持驱车到走读生家去家访,忙完后晚上,尽量的抽半个小时与孩子视频。

  转眼一年的支教工作已结束,邱光香圆满地画上支教句号,虽然这段路走得很艰难,但她庆幸自己在勇往直前的道路上有这样的历练,这一程是她无悔的选择。(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