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7日,由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黔西南州人民政府主办的中法山地电影展播在2023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期间举办。活动期间,四部中法山地电影佳作在兴义市梦乐城上影影视城与观众见面,包括法国电影《雪豹女王》《灵山奇遇》和中国电影《攀登者》《七十七天》。四部影片类型、题材、风格各异,让现场观众尽可能通过不同角度感受中法山地自然与人文资源的魅力,感受山地文化的内涵,重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辽远苍莽的西藏高原,一只兔狲突然出现在雪地里的岩石上,毛茸茸的脑袋、黑白相间的皮毛和针尖般的眼神,闪烁着恶魔般的光芒却又难掩天生的可爱。摄影师用极端远景镜头从遥远的山顶捕捉下这一幕,而这只兔狲似乎也在远处凝视着摄影师。

  这段画面出自法国野生动物纪录片《雪豹女王》。电影以西藏高原为背景,将镜头对准世界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文森特·穆尼尔和小说家西尔文·泰森,记录他们深入这些难以达到的山地去寻找珍稀动物踪迹的历程。

  作为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山地电影通过一帧帧真实而震撼的画面,让观众得以身临其境般感受山地的魅力。另一部法国电影《灵山奇遇》,则讲述了遭遇中年危机的男主人公在一次出差旅途中,仿佛感受到山的感召,动身前往雪山并在这个过程中遭遇了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的故事。

  影片通过镜头带观众领略了法国霞慕尼和勃朗峰绝美壮丽的风光。坐落于欧洲屋脊阿尔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脚下的霞慕尼,被法国人称为“阿尔卑斯山的阳台”,从霞慕尼的任何位置向东南方望去,都能看到高耸入云的勃朗峰和闪闪发光的冰川。

  “山地在法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领事戴宁智表示,“在法国人眼中,山地代表着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与自然有着某种关系,并形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特征。”而通过电影,这种带着地域印记的文化得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壁垒,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好地理解山地。

  “平时看法国电影的机会并不多,但知道法国是山地大国,户外运动、山地旅游在那里发展成熟,于是把这次观影当作探访法国山地风光和文化的一个窗口。”观影者小宋在看了电影《灵山奇遇》后表示。

  “将中法山地电影展播作为2023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配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电影这样的视觉艺术表达形式,让群众对中法电影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和认知,从而促进两国文化交流。”黔西南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铁表示,此次公映的四部电影,与山地密切相关,极具浪漫、温情、惊险、力量等文化,与黔西南州对山地旅游的情感高度契合。“我们希望以光影为桥梁,以文化为纽带,打造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

  除了两部法国电影,两部中国电影也应时对景。《七十七天》讲述了主人公用七十七天独自横穿羌塘无人区的故事,通过镜头向观众展现了羌塘无人区的壮美风光,被称为“绝大多数人这辈子能见过的最美的羌塘”;《攀登者》则以攀登珠穆朗玛峰为背景,讲述了中国登山者分别于1960年和1975年两次组织攀登珠峰并成功登顶,以坚定的信仰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壮举。

  无论是《雪豹女王》里白雪皑皑的西藏雪原,还是《七十七天》里荒芜壮美的羌塘无人区,亦或《灵山奇遇》里巍峨圣洁的阿尔卑斯山脉、《攀登者》里雪窖冰天的珠穆朗玛峰,电影向观众呈现了一个个真实而富有诗意的山地世界,以及孕育于这里的生动文化。中法电影领域的交流合作,也将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没有去过西藏,却通过一部电影被藏北羌塘无人区的风光震撼。荒原、蓝天、星空、山峰、湖泊、藏羚羊、野牦牛……美到让人窒息,看完感觉灵魂得到了洗礼。”观影者陈凯说。

  中法山地电影展播为山地文化的交流互鉴搭建了桥梁的同时,也为山地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可能。而山地电影的创作目的之一,便是推广山地文化、运动以及生活方式,启发更多人亲近山野,发现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当人们通过银幕看到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山地风光,不免种下一颗蠢蠢欲动的种子。

  法国前总理、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主席德维尔潘在2023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当前全球旅游业正加快重塑,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在追求绿色、健康消费理念驱动下,山地旅游拥有巨大潜能。

  过去三年,北京冬奥会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达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滑雪产业带来大规模的客群扩容;露营因满足人们拥抱山地的诉求,无论在欧美成熟市场还是在中国等新兴市场,都成为逆势上扬的大赢家;此外,康养产业迎来爆发性增长,山地凭借诸多优势,成为理想的康养目的地。

  法国是著名的山地旅游国家,坐落在阿尔卑斯最高峰勃朗峰脚下的霞慕尼,是世界上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1924年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举办亦为其打造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位于圣热尔韦莱班市的勃朗圣泉小镇,是距离勃朗峰最近的城镇之一,也是欧洲最高的温泉度假胜地,可以体验各式各样的山地户外乐趣。

  而在有着“公园省”美誉的贵州,丰富而独特的山地自然与人文生态系统,为山地旅游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也为文化、体育、旅游、康养融合发展提供了绝佳载体。电影《攀登者》中中国登山队在上世纪90年代两次登顶珠峰壮举,向世界彰显了中国力量。而在那之后,来自贵州的无线电运动员邹荣祥分别作为中日友好登山队队员、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队员攀登纳木那尼峰和珠穆朗玛峰,在世界高峰上留下了贵州人的影子,并在那之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贵州人,至今贵州已有6人成功登顶珠峰。

  高海拔攀登之外,山地户外运动在贵州蓬勃发展。如今,路跑越野、山地骑行、极限运动、洞穴探险、汽车露营、漂流溯溪和民俗民间体育等项目在贵州遍地开花,“多彩贵州”“奔跑贵州”“探秘贵州”“山地英雄会”等自主IP赛事活动亦在国际国内形成影响力。

  在旅游者日益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时代背景下,山地电影给观众带来的全新的体验和认知,必将有助于山地旅游理念和经验的传播推广。中法两国都有着丰富的山地文化和旅游资源,这次中法山地电影展播,将有助于中法两国山地旅游乃至更广泛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这在明年即将迎来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有着独特非凡的意义。

  人与自然关系的多维视角

  山地电影在向观众展现人与山地的伟大互动的同时,也带给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机会。四部影片类型、题材、风格各异的电影,却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话题——如何看待人与山地、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同于其他自然纪录片,人类通过探索未知、征服自然,自然而然地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雪豹女王》通过镜头展现两位主人公在探寻西藏雪豹的过程中屡屡碰壁,揭示了大自然是如何观察人类,通过巧妙的伪装来躲避人类的凝视。

  “这样一部带有诗意与哲理性的电影,展现着山地自然的力量。它所探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人类站在制高点凝视自然,而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其他共同组成自然的生物以平等的地位在自然界共处,借此来表达对山地、对自然的敬畏。”观影者吴老师表示,看完电影后对人在自然界中的处境有了新的思考。

  《攀登者》则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如何征服曾经一度被认为是“死亡之路”的北坡,并为珠穆朗玛峰测量出了中国高度——8848.13米,展现了凡人之躯也可以踏上世界之巅。

  《七十七天》向观众表达了一种对待自然克制的态度:西藏很美、很神秘,但她有时也像剧毒致命的玫瑰,令人心驰神往却又不可染指亵渎。电影在展现绝美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对生命、对自然、对旅行的边界做了探讨。

  中法山地电影展播,恰恰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让人们能够从不同文化和视角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反思自己对待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这种多维视角的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都是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与山地打了多年交道的创作者们通过自己的镜头来传达他们在多年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观察自然的角度以及对待自然的态度。”观影者小张说道。

  在电影《雪豹女王》的最后,雪豹直视镜头时,摄影师的眼泪也冻在了睫毛上。借用一位探险作家的话:我们人类可以对自然做出各种事情,唯独无法与自然交流。而当摄影师凭借恒心、毅力和原始技能去追踪雪豹的痕迹时,他终于获得了交流的资格,雪豹的凝视就是伟大自然的回眸。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