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现场。 论坛组委会供图

图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论坛组委会供图

  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30日电 (记者 瞿宏伦)第二届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以下简称:论坛)30日在贵州省贵安新区闭幕。闭幕式上,贵州师范大学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发布《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交流合作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

  根据协议,贵州师范大学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将整合优势资源,鼓励两校师生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活动,并开展相关的学术交流合作;双方将共建中国-东盟语言文化研究平台,在语言和文化领域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推动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等。

  “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倡议书》提出充分运用新技术赋能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互通互鉴,加强中国和东盟在数字人文、机器翻译、数字教育平台等方面的合作,深化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以语言文化数字化建设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高质量发展。

  此次论坛期间,与会中国—东盟各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东盟国家驻华使节等中外百余名嘉宾围绕数字时代的语言多样性、“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交流合作、数字化时代的语言与跨文化交际、语言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等议题进行交流。

  论坛上还发布了语言文化合作项目标志性成果《越喃汉英四文对照新辞典》,启动《南洋华语文献分类丛刊》编纂项目。

  其中,发布的《越喃汉英四文对照新辞典》是首部立足于中越字词,将越南语、喃文、汉语和英语四种文字对照编纂的辞书。该辞典把汉字、喃字、汉喃字、国语字、英语进行多文对照,从古今海量资源中披沙拣金,汇编成著,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

  此次论坛由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东盟中心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