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6月5日电(吴啟萍)走进贵州省岑巩县天马镇天马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大型耕田机、微耕机交替翻犁作业,40余位村民忙着起秧、施肥,机器轰鸣声与村民说笑声相互交织,共同展望着“金种子”产业的发展前景。

  据天马村党支部书记田贵菊介绍,以前这里的土地有的自家种植水稻,有的承包给大户种植百合、蔬菜,现在统一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规模大,用工需求多,不能外出的闲置劳动力都可以来基地务工。

  自今年初开始,天马村为引来“金种子”,村支两委和镇村网格干部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党员、村民小组长的带头作用,通过火坑会、院坝会和上门走访作动员,村民们纷纷将土地以每年每亩500元租金反租给村级合作社,土地实现“整体打包”后,再倒包给种植大户。

  “反租倒包”发展产业,不仅高效盘活了土地,也使群众收入多元化。“我家这里的田全部租给老板制种了,现在在这里干活,100块钱一天。”村民杨小妹一边施肥一边高兴地说,自家的土地租金一年有1700块钱,加上务工收入,比自己种植划算。

  “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水源条件好,是杂交水稻制种的理想地,今年我在这里种植150亩。”有着10余年种植经验的邱绍武告诉笔者,为避免水稻交叉授粉,保证生产种子纯度,杂交水稻制种必须连片种植,且附近不能种植其它水稻。

  乡村要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土地‘反租倒包’不仅引来了杂交水稻制种的富民‘金种子’产业,也使群众萌生了‘跳出土地谋发展,整合资源增效益’的‘金种子’观念。”天马镇党委书记吴钦明说。

  据悉,2022年,天马镇采取“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共发展杂交水稻制种820亩,预计生产杂交水稻种子24万斤,出田产值240万元,带动群众务工1.5万人次。(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