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遵义出发,一路向北,来到桐梓县狮溪镇黄坪村,一片片稻田正在抽穗扬花。

  出生于狮溪镇大兴村的娄方书今年59岁,小时候因为家里缺乏劳动力,地少人多,加上父亲长期卧病在床,兄妹三个没有吃过一顿白米饭,常年都是大米和着土豆、红薯、玉米吃。每年二三月,庄稼青黄不接,母亲只能从米糠中筛出细糠和着米饭一起吃,米糠难下咽,还很难消化,全家人不仅要忍受挨饿的滋味,还有忍受便秘的痛苦。

  回忆过去,娄方书直言:那种滋味很难受。

  能吃饱一顿白米饭,是娄方书小时候的梦想。

  成年后,娄方书开始从邻居手中租土地种水稻,刚开始一亩地需要800斤粮食的租金,除去租金,辛苦一年到头每亩地只能挣200斤谷子。

  为了全家人能吃饱饭,娄方书还是咬着牙租种了几亩,逐渐发展到了几十亩。温饱问题终于解决了。

  “当时觉得吃饱大米饭就是最大的幸福”。娄方书说。

  后来,子女长大要上大学,家里的开支变大了,娄方书和朋友一起开过煤矿,也外出打过工。

  转机发生在2016年。刚到湖北打工一个星期的娄方书接到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卢启坤的电话,告诉他狮溪准备发展水稻产业,每亩补贴300元。娄方书一听,当即下定决心回乡。

  卢启坤建议娄方书不要单打独斗,利用好国家的惠农政策,扩大种田规模,建立农业生产经营的合作社,进而实现机械化,走科学种田、大农业的路子。

  2017年,娄方书和四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购进了烘干机、清选机等生产设备,准备大干一场。

  不到一年,朋友们觉得不仅辛苦,收益还太少,纷纷决定退股。

  娄方书咬着牙贷款接手了朋友们的股份,这一下就新增了债务100来万。

  不管压力多大,娄方书都从未惧怕:“比起饿饭的滋味,这些都不算什么,饿饭的时候那时候真是没有办法和出路,现在起码能找到办法解决问题渡过难关。”

  乡镇领导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协调信用社给予娄方书政策性降息,每个月的还款金额从16000元降到8000元,大大减轻了娄方书的还款压力。

  除此以外,县农业农村局每年帮助娄方书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帮助他发展。

  2018年,河南农业大学水稻专业研究生毕业的邵鹏来到了狮溪镇,刚报到不久,卢启坤就将他带到娄方书的水稻田里。

  寒来暑往,在水稻田里,娄方书和邵鹏进行了多次现代科技化种植与传统农业种植的交锋与较量,经过一次次试验和一次次对比,老农民娄方书都败下阵来,这些较量却为娄方书实施现代化耕种提供底气。

  经过邵鹏科学的指导,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品质也得到了提升,抗病能力也更强了。

  政策支持,科技赋能,让娄方书发展粮食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娄方书有一子一女,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娄军杰大学毕业后留在贵阳工作。2018年,娄方书给娄军杰做工作,希望他回家帮忙。

  娄军杰刚开始并不想回乡,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动画制作设计师。娄方书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娄军杰先到桐梓县城做销售。

  2019年,娄军杰回到狮溪开始参与水稻的生产和加工。

  回乡之路并不顺利,由于观念和理念不同,父子俩经常发生矛盾。

  “有时候感觉好难沟通,我真的想转身走了。但转念一想,他一个人实在也不容易,还是留下来了。”娄军杰说。

  2022年,县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狮溪的稻田连成了片,娄方书的水稻基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机械下田,难免有漏窝,还有些边角种不到。

  娄方书坚持要请人工再挨遍检查,并把空白的地方补齐,仅这一项费用就要两万多元。

  娄军杰核算了一下成本,觉得不划算,建议漏窝和边角不用管,刚好可以作为管理地。

  经过多次争执,娄军杰终究没有拗过娄方书。

  娄军杰说:“其实我也明白,他就是觉得地荒了可惜了,就任由他去。”

  多年的管理,让娄方书形成了手写记账的习惯,一到发工资的时候,娄方书就要花上两三天计算工人的工资。

  娄军杰自己返乡了,还带回来同为校友的老婆段忠艳,学习会计的段忠艳现在负责厂里的财务工作,电脑记账,鼠标一拉就能统计每个人的工资。账目清晰后,直接把数据发给银行,银行就把工资发到工人手上。这让娄方书轻松了不少。

  娄军杰回乡后,注重精细化和品牌化发展,他在原来的50斤、100斤的大规格包装的基础上,新增了10斤、20斤小包装,适应市场需求。他们还注册了“狮溪田源”粮和油品牌。

  大季种水稻,小季种油菜,原本只是卖油菜原料,现在他们办起了加工厂,注册了自己的菜油品牌,产业路在不断拓宽。

  经过三年,娄军杰已经熟悉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工作。娄军杰笑着说:“现在我父亲都不怎么去加工车间了,有什么问题都直接丢给我。”

  看到粮食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娄方书逐年扩大规模,2022年,娄方书种植水稻2480亩,收获了220万斤稻谷,利润近百万。

  现在,即使和娄方书有了意见上的分歧,娄军杰再也没有离开的念头。对于未来的发展,娄军杰很有信心:“政府给了这么多支持,产业有了盼头,即使在农村也能闯出一片天地,我们年轻人当然愿意回乡。”

  娄方书粮食种植的版图还在不断扩大。今年,他又流转了四百多亩地。

  望着成片的稻田即将迎来丰收,娄方书感叹:“只有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心里才踏实”。( 涂林念)

【编辑:石小杰 】关闭本页
【编辑:石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