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2月26日电 (记者 张伟)“我妈妈找不到家了,麻烦警察同志帮帮我们。”2月21日中午,操着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搀着有些孱弱的老妪走进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公安局板溪派出所,深藏期盼的眼底,满是焦急。

  “快请坐,慢慢讲。”所长冉红兵瞅着这对母子,打开笑容,开始认真倾听男子诉求。求助男子叫姚某,山东人。而相扶随行的老妪是其母亲胡某,是贵州人,大约30年前走失到山东,嫁当地,育有一儿一女,姚某便是其中之一。到山东后,出于种种原因,胡某与家人永久失去了联系。落叶思归根。故土一别30年,现龄50多岁的胡某越发思念父母、兄弟。

  “时间久了,妈妈说不清楚明白,之前我们在各种寻亲网站、寻亲栏目等平台上求助,没有一点消息,妈妈的老乡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姚某说,自己邻家的一位嫂子是从贵州嫁过去的,妈妈常与她聊天。嫂子说到了贵州、印江、天堂这些地名,唤醒妈妈的记忆,所以一路找了过来。靠近目的地,胡某找到家的希望越来越明亮。

  “老人家,您慢慢想一下,以前叫什么名字,亲人名字,小地名有些什么特点?”冉红兵转向胡某,耐心寻问起来。胡某似乎存在语言障碍,表达不清楚。冉红兵也不着急,等胡某稍稍稳定后,慢慢引导。小名“凤英”“父亲姓付(胡)”。

  根据胡某口型和发音,冉红兵猜想胡某姓“胡”,并安排所里户籍民警对“付凤英、胡凤英”等同音名进行海选搜索,几个小时下来,结果“查无此人。”人物线索一时间变得扑朔迷离。不抛弃、不放弃。解铃还须系铃人,大家继续安抚、引导、鼓励,通过设定情结激励胡某说出更多有用的线索。在长达3个多小时“闲聊”里。大家从胡某的话语里分析出一个含“沟”字的地名。“以为是板溪辖区高枧村胡沟组。”当即,冉红兵带上警力奔赴胡沟组,围绕失踪人口全面排查。对照姓氏、相貌,全组15家走访完,但没有一家与胡某的情况相似,真相似乎在云雾里躲起猫猫。

  情景再现法。冉红兵带胡某等人辗转到了杉树镇石板沟,凡是带沟的地名都走了个遍,途中不时跟胡某交流,试图带起一分熟悉感,结果均未曾探寻到想要的答案。“几次捕捉线索,虽是无功而返,但我们排除了干扰选项,离真相也不远了,我判定胡某是贵州印江人,就一定要帮她找到家。”所长冉红兵说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在探寻了10村落上百户人家后,冉红兵仔细梳理出胡姓——凤英——失踪人口——沟字地名——四个哥哥等关键词,串起寻亲线索,与邻近派出所,多方沟通、多处打听、多重协调,最后他把目光聚焦到沙子坡——冷草村。

  “这次多半不会错了。”话音刚落,警车已串出百米开外。1个多小时的颠簸,翻山越岭,警车来到了冷草村——大田沟。也许这里有胡某期盼30余年的故土、亲人。高坎、大树、老屋,跳下车,胡某身体不由悸动,这些地物特征,曾经生活的熟悉感瞬间涌上她心头。在村民的指引下,大家簇拥着胡某朝着故土的家走去。

  “长得像。”“她小时候叫凤英”“二十多岁时候走丢”“说话不是很利索”。在胡姓一家的院坝里,大家绞尽脑汁,竭力地思考着30年前胡某的样子,经过比对,胡某见到四个哥哥,冉红兵组织他们亲人相见相认。陌生的感觉让双方短暂沉默,血脉亲情的联系,又将他们的手紧紧挽在了一起,一时泣不成声,泪珠滚落。“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30年太漫长,胡某父母已然离世,一切愰若隔世,还能有幸遇见哥哥。余生重逢的幸福喜悦,希望他们一家人倍加珍惜,再续亲情。回程的路滚动天边的晚霞,冉红兵嘴角扬起一圈完美的弧线。(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