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玉屏侗族自治县供农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院,大家立刻被院子里摆放整齐、功能齐全的众多农机具吸引住了。“这是玉米联合收割机,能一次性完成玉米摘穗、剥皮、收集装车;这是无人植保飞机,可用来田间防虫管护;这是大马力旋耕机,可以开沟、耕地;这是今年新买的插秧机。”合作社负责人姚林逐一介绍,如数家珍。通过他的介绍,大家了解到,合作社农机手从成立之初的5人发展到26人,农机设备从成立之初仅有的4台旋耕机发展壮大到有:旋耕机30台,起垄机5台,开沟机2台,收割机12台,无人植保飞机5台,插秧机20台,育秧粉碎机3台,育秧播种机6台,其功能覆盖了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储等各个环节,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近年来,为了把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玉屏侗族自治县供销联社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拓展服务领域,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努力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2019年3月由长岭供销社、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姚林共同筹资组建玉屏侗族自治县供农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00万元。在农机购置补贴、财政政策和项目的带动下,玉屏侗族自治县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内部管理逐步健全,服务规模逐年扩大,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农机引领特色产业持续发展。为了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如何增收”等难题,玉屏县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发展特色、精品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鼓励有劳力的贫困群众就近务工赚“薪金”,从事非农产业的贫困户土地流转赚“租金”,村集体经济参股经营赚“股金”,外出务工人员当“甩手掌柜”。在田坪镇庆寨村、彰寨村、五里桥村、田坪村等坝区流转土地1200余亩,以“农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了西兰花、麒麟西瓜、辣椒、优质水稻、油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有效带动周边15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就业,实现务工人员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瞄准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积极探索土地全程托管“保姆式”、半程托管“订单式”以及土地流转“甩手式”服务工作,利用农机设备加大撂荒地复耕,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减少了农机的闲置,避免了“有机无田耕、有田无机耕”的尴尬局面和农田弃耕、撂荒问题的出现,推进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步伐。2022年开展水稻产业全程托管“保姆式”服务1300余亩,半程托管“订单式”服务10000余亩,土地流转“甩手式”服务1000余亩。

  党建引领激发农机人才活力。坚持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2021年6月组建了玉屏侗族自治县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积极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以“抓党建促规范,抓教育强管理,抓培训提素质,抓典型树形象”打造了一支有激情、有自信、有担当、重落实的新型职业化农机人才队伍,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工作,把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吸引了一批来自玉屏、沿河、思南等地26名有志青年加入到队伍中来。同时,整合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资源,化“零”为“整”,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以优质水稻产业为切入口,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160万元采购插秧机、育秧粉碎机、育秧播种机等设备,大力实施以水稻机耕、机育、机插、机管、机收为模式的全程机械化水稻种植示范点5000亩,加强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使用,为广大农户、合作社提供农机耕种、无人机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服务。截止目前,共为群众耕地30000余亩,收割油菜5000余亩,机育秧5000余亩,机插秧5000余亩,喷洒农药化肥等管护15000余亩。

  下一步,玉屏侗族自治县将充分利用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农机设备优势和供销系统网络流通优势,开展农业产业的耕、种、管、收、加、储等环节服务工作,为广大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姆式”、“订单式”、“甩手式”土地托管服务试点工作,让专业人做专业事,走出一条以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发展的新路子。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