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5月6日电 题:“摩托”村医向丽萍的二十载行医路

  作者 覃娅婕 车逢路 潘妍宇

  向丽萍的20年,是一辆摩托,数个村寨;一间卫生室,无数寻医人。

  外乡人是亲人

  “我并不是大坪乡人,但大坪乡遍布着我的亲人。”

  1977年,向丽萍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鱼塘乡,在铜仁卫校毕业到大坪乡卫生院工作前,22岁的她从未踏足过这个和家乡相邻的地方。

  大坪乡位于万山区西北部,距城区48公里,一度作为万山区最偏远的少数民族传统农业乡镇被广泛提及。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这个初出茅庐,对未来充满浪漫主义幻想的姑娘感到十分沮丧,“当时大坪乡好多村、组还没有通村路,全是泥巴路,最偏远的村距离乡卫生院有17公里,很多村民想出去一趟都难,坦白说当时我并没有想过要一直留在这。”

  转念发生在向丽萍工作后的第二年。夏夜,向丽萍正在科室值班,突然一声哭腔打破了夜的宁静,一个父亲背着发着高烧的幼子瘫跪在地上,叫喊着救命,“当时各个村的医疗条件太差了,这种高烧不退的情况村医压根不敢接诊,这个父亲是背着他的孩子从铜锣村跑了7公里到乡卫生院来的,孩子被医生抱走后,他站都站不起来了。”

  这一事件让向丽萍深受触动,“从那时起,我就想着我得留下来,这里比任何地方都需要医生。”于是,两年服务期满后,当回城市和留下来的选择摆在眼前时,向丽萍几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并主动申请去铜锣村卫生室任职。

  但现实比她想象的更为艰难。24岁的向丽萍见到的村卫生室是一间破矮平房,唯一的医疗设备就是一台血压计。看着村民期待的眼神,她挺了下来。

  有一次,向丽萍正在村里给老人们巡诊,一个村民突然跑来说他媳妇要生了,像是难产,来不及多想,没有任何接生经验的向丽萍只能一边让他去村委会打电话叫救护车,一边跑去他家中查看孕妇情况,好在有惊无险,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孩子顺利降生,母女平安,向丽萍亲手剪断了脐带。

  经此一事,向丽萍明白,要想做好农村工作,单靠专科的医疗知识储备和临床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村卫生室是村民健康保障的第一道关卡,接触的病人多,病症杂,除了头疼脑热等常见病症,更有群众都不知道自己哪疼、生了什么病,这就要求村医必须要有基本的全科诊疗经验。”

  为此,向丽萍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积极参加市、区和乡镇举办的各种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提升自身医疗服务水平,成为了一个“全科医生”。

  很快,铜锣村有一个“百病通”的消息在大坪乡传开,找她寻医问药的病人不再局限于铜锣村。“地慢、大冲、白果这些周边村子的村民们来找向医生看病一点都不稀奇,更远的还有岑巩、江口的呢。”铜锣村村民申济来自豪地说道。

  随着看病人数增加的还有向丽萍的巡诊范围。“一直以来卫生室都只有我一个医生,要去路远的村寨为患者治疗时,经常要带上两天的药,第一天去患者家输液,晚上住在患者家,第二天输完液再走回诊所,第三天再去,第四天回来,经常一个月有七八天住在患者家。”

  为了方便看病,向丽萍用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摩托车,尽管骑车摔倒、翻车后被摩托车排气管烫伤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一想到一天能多走访几个病人,向丽萍坚持了下来。20年来,她看病5万余次,出诊行程逾万里,也因此被村民们称之为“摩托医生”。

  “谈不上辛苦,也不从来不后悔,村民就是我的亲人,我人生的一半时间都是在铜锣村度过的,早就不分什么本地人和外地人了,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理所应当。”向丽萍说道。

  “两本账”一种情

  向丽萍有两本账,一本借账,一本心账。

  铜锣村并不富裕,村民们看病的时候手里不宽裕拿不出钱是常有的事儿。所以,在向丽萍这,“先看病、后交钱”,“有钱没钱都给治”慢慢就成了习惯。

  “起初还有一个账本,后来时间久了也不怎么记了,反而是病人会主动给我打借条,我从来不到别人家里催钱,无论他欠多少钱,只要他到这里来买药,我同样会给他治疗。”行医20年,向丽萍为村民垫资超10万余元。

  和寥寥数笔的借帐本相对的是详细到每个人的病例“心账”,哪些村民患有什么疾病,哪些村民需要定期上门巡诊,她都了如指掌。

  采访当天,恰逢向丽萍要给铜锣村的穆记昌老人复查。一进门,这位82岁的老人就不停地揉动手掌,向丽萍开口就问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原来,穆记昌几年前突发脑溢血,虽然挺过来了,但还是落下了手颤的毛病。考虑到他的子女都在外务工,只有一个78岁的弟弟与其相依为命,向丽萍便经常上门给他检查身体,严格监控他每天的血压。

  “我只要隔一天不去,她就会叫我去量血压。隔几天就会到我家里来帮我量,给我发降压药,在我心里小向就是我的亲闺女。”穆记昌动情地说。

  “向医生在铜锣村服务20年期间,一直兢兢业业,守护着我们全村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是我们村民心目中公认的好医生。”铜锣村党支部书记姚元贵告诉记者,因看病和向丽萍结下深厚感情的村民在铜锣村比比皆是。

  跟随向丽萍沿途巡诊,她担忧的说起了其他“老病号们”的身体状况,“一会儿经过小卖部我得看看申大哥是不是又在买酒喝了,他脂肪肝可喝不得;隔壁大姐的脚也老不见好,得去大医院照照片子才行,还有白果村的……”(完)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